陈新才,南通市公安局崇川分局虹桥派出所社区民警。先后被省厅、市局、分局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社区民警”“南通市第35次文明新风典型”等,立三等功一次,嘉奖一次。2012年12月,被中央文明办评为当月“中国好人”。
转业当公安民警还不到三年,他就成了孤寡老人眼中的救命恩人、精神病患者信任的亲人、社区居民信赖的保护神,他的故事感动了众多网友,被评选为“中国好人”。
孤寡老人贴心的朋友
“如果没有陈警官,我可能就再也起不来了。”今年1月,得知虹桥派出所社区民警陈新才荣登“中国好人榜”的消息,家住崇川区光明东村6幢103室的82岁孤寡老人徐锦坤特别高兴,竖起大拇指说:“他上,实至名归。”
2011年10月,崇川区虹桥街道跃龙社区负责居家养老工作的邢莉,无意中提到好几天没见到徐老了,往常老人每天都会到社区看报纸、和社区干部聊家常。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正在一旁整理材料的陈新才立马放下手中的工作,和邢莉一起赶到徐锦坤家。两人敲了好一阵子门,才听见屋内有微弱的应答声。等到打开房门,他们发现老人面色蜡黄、眼窝深陷,双手扶着门框有气无力地站着。原来老人疑似吃了不洁食物,已经在家中腹泻了整整3天,整个人都快虚脱了。
发现情况后,陈新才二话不说,背起老人直奔医院……接下来的几天,陈新才和社区干部们每天轮番陪同老人去医院输液,并买来新鲜食材煮汤给老人补充营养。不出一个星期,老人顺利康复。从此,徐锦坤牢牢记住了这个背着他上医院看病的好民警。
陈新才所在的跃龙社区地处老城区,辖区里老人多、退休工人多。其中70岁以上的老人有410名,而独居、孤寡老人就有21名,陈新才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他们。
经历徐老的事,陈新才自我反思工作缺失,他和社区干部仔细排摸社区孤寡独居老人情况,主动上门拍摄二代证照片,给爱读报的老人送报上门……2012年春节前,陈新才带着水果前去看望生病住院的92岁独居老人戈惠珍。戈惠珍晚年喜爱诗词,在南通老年大学专攻古诗词,为表感谢,她将自己编写的《青山诗词选》赠送给了陈新才。
为了让老人们的业余生活更加丰富,陈新才配合居委会为退休职工操办业余烹饪学校,定期召开警民恳谈老年专场,让身体条件好的老人担任楼道小组长,发挥他们余热,让老人真正体味到人生黄昏的舒适。
精神病患者信赖的亲人
陈新才为人热心,待人和气,自担任社区民警后,结对帮扶了不少困难群众,其中有名特殊的帮扶对象叫夏国华。
一天,一名好心的三轮车夫将乘客落下的存折交到了正在接处警的陈新才手中。陈新才发现存款有一万四千元,还夹着一张身份证。“这不是夏国华吗?”夏国华年过半百,因年轻时婚姻失败患上了间歇性精神病,喜欢乱送东西,这次丢失存折让陈新才有些着急。他当即找到了夏国华父亲,老人年迈多病根本无力照顾患病女儿,便对他说:“陈警官,我年龄大了,无力照顾她,你能不能帮我个忙,替我女儿保管这些钱,如果有需要,请帮她取点!”
老人的信任让陈新才难以拒绝,带着这份责任,陈新才和夏国华结成了帮扶对子。他一有空就到夏国华家中帮忙,精神病人总是糊糊涂涂,陈新才经常被夏国华叫做“小芳”,但他从不介意,因为陈新才心中清楚,在夏国华眼中,自己就是她最信赖的亲人。
那年冬天,夏国华专门煮了一碗热腾腾的稀饭,站在陈新才上班必经的路口等他,一名间隙性精神病人用这种特殊的方式,表达了对陈新才的谢意。
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陈新才工作的跃龙社区有一位老张头,老张头儿子儿媳早年离婚,儿子患有精神病,长期服药,没有经济来源,老两口抚养孙子,十分艰苦。陈新才经常上门看望,贴补米油粮食,屋子漏雨帮着联系物业,休息日帮着粉刷墙壁,给老人孙子送压岁钱;辖区一名吸毒者施某,原本有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因为染上了毒品,公司倒闭,夫妻离婚,父子也反目成仇。陈新才经常登门做工作,生活上关心他,主动和他处朋友。施某之后两次尿检都成阴性,父子关系也缓和了许多……特殊群体更需要特殊关注。陈新才不嫌弃、不放弃,通过“精神与物质”双关怀让原来不幸的人们也能拥有人间真爱。
跨越太平洋的求救
“人民子弟兵是人民的,人民警察也是人民的,制服的颜色变了,为人民服务的心始终没有变。”陈新才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从警两年多来,陈新才亲切的笑容,热情的态度,乐于助人的义举也让他的本职工作如虎添翼。
今年6月9日,辖区独居老人患病在家,女儿梁女士在国外定居,与母亲两天失去联系。她从网上查询得知辖区有位好警官,叫陈新才,便打电话给了陈新才,请求他上门查看母亲是否安好。陈新才答应梁女士的请求后,立即马不停蹄地赶往老人家中,发现老人表情痛苦地昏睡在地上,口中吐出带血的白沫。后陈新才将老人送往医院救治,并在医院照顾老人一天一夜,直到梁女士回来。经初步诊断,老人属于较严重的颅内出血,所幸发现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陈新才社区工作如鱼得水,不仅有自己的努力,更有家人的支持,他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也深深感染了家人。2011年夏天,陈新才一家三口专门买了夏令用品和裙子给夏国华送去。陈新才问儿子:“如果有一天爸爸老了,走不动了,你会帮爸爸照顾夏奶奶吗?”儿子点头说:“爸爸,你放心。我要像你一样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民警,陈新才每天背着小包,骑着电瓶车走街串巷……在日复一日的点滴细微中,演绎“中国好人”平凡中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