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团委书记,被团市委评为“优秀团干部”;在人事部门工作,被表彰为市级“优秀人事干部”;当司法所长9年,年年被评为先进……
翻开苏州市吴江区太湖新城司法所长朱金观的履历,记者不由感叹:老朱果然是个“牛人”,难怪大家都说他是——“干一行爱一行,行行都能叫得响!”
“这年头,老百姓日子好过了,可冒出来的问题也多。但我们不担心,遇到解不开的疙瘩就去找老朱,他是我们社区群众的‘老娘舅’。”太湖新城的群众对记者说。
那天,司法所里来了一位老太太,说是跟儿子吵架被赶出家门。朱金观赶到老人的家中,等到其子下班回来。老朱先打“亲情牌”,与老人的儿子唠家常,先倾听其诉说和宣泄。在老朱和风细雨劝说下,老人的儿子终于认识到自己的过错,随老朱一起赶到司法所将母亲接回家,母子俩又和好如初。
“近几年,随着百姓建房子多了,各种矛盾也多了。”朱金观对记者坦言。那年11月,王焰村有11户人家动工建房,因贪图报价便宜,11户人家都选择了同一个包工头。然而,还没等房子封顶,工头突然销声匿迹。11户人家慌了手脚,工人们也因工钱没了着落而聚集到镇政府门口。老朱先稳定群众的情绪,随后根据包工头留下的信息直奔盐城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包工头留下的地址和资质证书全是假的。面对这一情况,老朱召集11户人家和工人共同协商解决问题的办法,并最终使双方达成了协议。
记者在朱金观的日程表上看到,他每天的工作都排得满满当当,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刑释人员的帮教管理、社区矫正监管教育等,朱金观有条不紊。他说:“司法行政工作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作为基层司法行政工作者,不仅要有丰富的法律知识、良好的应变能力和口才,心中还要随时装着公心、良心、责任心。”
今年初,谈某在吴江某建筑工地安装电梯时不慎坠亡。在事故赔偿上,当事三家公司互相推诿,谁都不愿承担责任。为此,老朱多次到建筑工地和谈某的溧阳老家了解情况,并把谈某之死给家中带来的后果拍成录像。三家公司的负责人看看后无不为之动容,愿意一起承担赔偿责任。前后经过40天的奔波与努力,谈某家属最终获得各种赔偿108万元,使这桩死亡赔偿案得到了圆满解决。
菀坪社区的小邹,自13岁起开始偷东西,先后“四进宫”。2007年,小邹因在监狱表现较好提前获释,但其父却不愿认他这个儿子。朱金观得知情况后,随即赶到邹家走访。邹父说到儿子就老泪纵横,口中不停地说:“我养了个不争气的儿子,实在是丢人,祸害啊!”在此后一周内,老朱先后9次登门。最终邹父被他的真诚感动,答应接纳儿子。事情至此并没有结束,小邹回来后,朱金观还主动帮助他联系工作,引导他走上正途。
据司法所的统计数据显示:自2004年以来,朱金观个人接待、解答群众法律咨询达3000多人次,参与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850余起,制止群体性上访120多起,防止矛盾激化200多起。
太湖新城由原来的横扇和松陵两个大镇合并而成,户籍人口近20万,外来人口22万多。由于很多群众是由原来的村民转为居民,加之外来流动人口较多,法制观念相对淡薄。
为此,朱金观利用节假日深入工厂、社区、学校、农村发放法制宣传资料,宣讲法律知识。在他的精心筹划与推动下,太湖新城在横扇建起集生态美化、法律文化、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法治文化广场。每天晚上,周边的社区居民都会来到这里,一边休闲健身一边接受法制的熏陶,成为太湖新城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倾心铺就和谐路,平凡未必不精彩。今年3月,吴江区评选“吴江好人”,朱金观名列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