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工作视为人生乐趣;
他把生命融入刑侦事业;
他把每个案件都办成经得起法律和历史检验的“铁案”;
他被同事们誉为爱岗敬业的典范。
他就是南通市通州区公安局刑警九中队指导员曹灿华。
从事刑侦工作八年间,曹灿华日夜奋战在一线,平均每天睡觉不到5小时,办理近500起刑事案件,工作绩效在南通刑侦系统名列前茅,连续七年被评为优秀,3次荣立三等功。在曹灿华的带动下,九中队5名年轻民警成为业务骨干,4人荣获三等功,1人荣获二等功,中队整体绩效逐年攀升,先后被评为公安部一级责任区刑警中队、省市先进集体。
“警民推搡”视频引爆网络传递正能量
2013年4月11日下午,一网友在南通濠滨论坛上发了一段只有19秒的视频,标题为“警察你要逆天?身穿制服秀野性,引发数十人持续围观,说好的底线呢?”视频里一名50岁左右、身穿警服男子在与另一男子相互拉扯推搡,不远处一些人在围观。此帖当天就有7600多位网友点击,200多位网友在帖子后留言。一时舆论哗然,褒贬不一。
通州警方立即介入调查,并在第二天上传了一则“真实情况的通告”的帖子:经过深入调查,该视频中的警察系通州区公安局刑警大队九中队民警曹灿华,事发时间为4月9日,一名群众为感谢曹灿华为他破获敲诈案件并追回赃款而前往刑警九中队,向曹灿华赠送锦旗。曹灿华觉得打击犯罪是本职工作,拒收锦旗,那名群众却非要请曹灿华收下锦旗,最后曹灿华想出折中的办法,收下锦旗但要付制作锦旗的费用,于是便引来路人围观。
“真实情况的通告”帖子一发,再次引发众多网友留言。一时间好评如潮,三天点击量达14000余次,网友称赞其“推辞叔”“锦旗叔”。随后,人民网、中国警察网、人民公安报等媒体争相采访报道。媒体评论:“误会的背后让我们认识一位忠于职守又低调清正的好警察,感受到温暖的正能量!”
“案件一天不办结,我睡觉就不安心。”
刑警吃的是“年轻饭”,没完没了地出差抓捕,没日没夜地审查办案,没有过硬的体力和智力是难以胜任的。通常45岁以后的刑警,由于身体原因往往不会再在取证、抓捕等一线摸爬滚打。然而,现年53岁的曹灿华,却比年轻同志更能吃苦,更有激情。
审查犯罪嫌疑人经常通宵达旦,但第二天仍然精神抖擞地调查取证;外出抓捕,刑警中队没有驾驶员,他就主动承担驾车任务;为了多办案、办出好案,从事刑侦八年来经常忙到深夜12点,但凌晨3、4点又来上班。同事们反映说:他常常每天休息不到5小时。
一次,曹灿华带着年轻民警张虎外出办案,到晚上9点,他让奔波了一天的张虎先睡,自己再看一会案卷。半夜,张虎醒来看到另外一张床上没人,只有卫生间透出一点灯光,他疑惑地推开门,看到曹灿华躲在里面看案卷,怕开着灯影响张虎睡觉。早上6点,张虎再次醒来,看到曹灿华还在窗前翻案卷,张虎纳闷地问他:“你一夜没睡?”曹灿华说,案件还有一点问题没弄明白,白天要取证没时间琢磨……
曹灿华给人的印象就是在跟时间赛跑,白天上班、夜里加班,整个人生除了工作还是工作。为工作,他推掉所有应酬,放弃业余爱好。每天只要一睁开眼,他的脑中就在考虑如何把案件破了,怎么做到案件没有瑕疵。深夜,曹灿华办公室亮着的灯光,已经成为中队夜班民警眼中的一道风景。他说:“什么叫成熟,成熟就是让做过的事不后悔,案件一天不办结,我睡觉就不安心。”
4月3日下午,曹灿华在医院为一起重大恶性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做笔录,由于该犯罪嫌疑人在作案后自残并昏迷不醒,直至当天才苏醒过来,而第一时间获取口供证据成为侦破该案的关键。作为主办人的曹灿华,对犯罪嫌疑人讯问进行到一半时,接到父亲病危的消息,父亲在50公里外的另一家医院。一个前所未有的矛盾选择出现在曹灿华面前,要么继续讯问,祈祷父亲能够等自己一会儿;要么中止讯问,立马赶到父亲的床前。一直把工作放在第一位的曹灿华,在内心经过痛苦的挣扎后,还是选择了前者。1小时后,当讯问结束,曹灿华火速赶到另一家医院时,父亲已经离世,年过半百的他再也忍不住地失声痛哭起来。中队干警十分感慨地说:曹指导员没时间照顾病危的老父亲,却在另一个医院里侍候犯罪嫌疑人,这是一般人难以做到的。
有人问:你工作这么敬业,办了几个出彩大案?他回答:“案件在我眼里没有大小,再小的案件都有受害人、嫌疑人,不把它办好,坏人就得不到惩罚,受害人就不满意,那我就会后悔。”让办过的每件案件都不后悔,这就是曹灿华的工作标准。曹灿华认为,他要把每件事都做好、做完美,才放心,这样发生在他身上的“收旗退费”事件也就不足为怪了。
他经手的卷宗被检察院作为“免检产品”
曹灿华45岁才转行当刑警,可谓“半路出家”,许多人都替他捏把汗。但他坚信勤能补拙。凭着对工作的无比热爱,他不断“充电”,先后自学了电脑、法律、刑事侦查、现场勘查等业务知识,每一项业务都有不俗表现,他电脑打字每分钟90字左右,达到专业打字员水平;案件办理需要网上流转,他的速度中队最快,运用电脑办案的能力许多年轻人都做不到;他是通州公安局第一个熟练掌握新刑法、新刑诉法运用的人。
刑侦工作除了侦查破案,还有相当大的工作就是案件破了、嫌疑人抓到了,要把他送进牢房让其受到应有的惩罚,这项工作叫“办案”,刑侦俗语“捧卷宗”。曹灿华大部分工作都是在“捧卷宗”。这项工作看似没有惊险、也不威风,却十分耗时耗脑,考验智力、消耗体力、体现能力。曹灿华能从“门外汉”到疑难案件的首席办案人,跟他的好学进取、注重细节、追求极致的作风分不开。比如案件卷宗的装订有现成的打孔机,但因孔眼较大,装订的卷宗往往有些松弛,曹灿华坚持每本卷宗都亲自用锥子一个一个钻孔,每件案件的卷宗,无论从卷宗内容,到外观形象,都是那么精致和完美。通州检察院公诉科曹科长说:“他十分好学,案件越办越好,现在他送过来的卷宗我们都作为‘免检产品’一致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