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一线人物
黄强:百姓心安我欣慰
2013-06-13 16:47:00  来源:江苏长安网

  2006年从武警转业到公安的黄强,在常州天宁区红梅西村社区,连续6年创下了基础信息采集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三个百分之百,群众称赞他是“百姓的守护神”。

  指尖干出细致活,样法多

  红梅西村始建于上个世纪90年代,有居民楼68幢,实有人口2000余户,是典型的老年人多、外来人多、重点人多,治安管理难的小区。

  2006年,黄强刚到社区时,满腔热情却处处碰壁。“大爷大妈早上起得早,中午要休息,晚上睡得也早。年轻人打工累,回来的晚,我上门时老人们都睡着了,敲门声说话声多少总会影响他们休息。”细心的黄强及时调整工作模式,并将每次入户走访收集来的情况一一记在自己“账本”上,根据居民活动特点,错开时间设计入户走访登记簿,分别标记已采集和未采集信息的住户,滚动排查,确保走访工作全覆盖、无遗漏,练就了一套“见面识人、见人知情”的本领。仅2012年,黄强通过他的“账本”信息比对,就查出案件线索25条,抓获外市逃犯3名、本市逃犯1名、涉案人员17名。

  为拓展信息采集渠道,黄强还对上门不遇的居民,采取贴条留言、电话预约、网络申报等方式,由群众先行预约申报采集,再实地核查,防止遗漏。黄强说,有户居民他整整跑了3个月才遇上,上门时,那对陕西来常打工的夫妇歉意地说,我们真没想到常州的民警干活会这么细。

  脚尖跑出安全网,腿脚勤

  “用我的一张无形的网把社区围起来,百姓知道有我在,感到心安,我就欣慰了。”黄强谈起自己工作很有成就感。

  黄强在社区组织专职保安员、义务巡逻队排班进行巡逻外,每月都要对社区警情进行分析,并绘制出社区发案图,标出案件高发的重点区域和时段,及时将警务室辅警、社区物管保安等力量调整过去。这样,社区全方位巡逻有章法,重点区域有倾向,画出了一幅红梅社区的平安图。2012年辖区发案数同比下降近30%。

  黄强还有一颗好奇心,他在入户调查时,发现有户外地人家总是将卧室门紧闭,几次走访下来都是这样,他感到很奇怪,卧室里究竟放着什么呢?黄强心想,一定要“探”个究竟。

  于是,黄强就时不时地路过那户人家。有一天晚上,他走访得晚了,回去时又想起了那户人家,就故意绕了过去。正巧看到,那户男人正从家里将一箱箱酒搬上一辆面包车。他是卖酒的?为什么要晚上运货呢?黄强越想越觉得不对劲。于是,他上前捅破了这层疑惑。结果发现这户人家竟是一个特大制售假酒团伙的藏酒仓库,涉案总价值逾60万元。

  舌尖说出了满意,嘴巴甜

  “社区发案少,是外安;真正的平安,需要内安,就是社区居民生活得愉快。”黄强说,他的梦想是创建“平安社区”。

  五年来,黄强联合社区干部、居民代表组成“民间智囊团”,现场调解各类纠纷160余起,首接调解成功率高达98.9%,其中,破解三年以上疑难纠纷5起。此外,他在社区开通服务热线,为群众提供开锁、维修、中介等电话服务咨询2445人次,义务为群众维修水管、疏通下水道112次。把春风送进群众心坎里。

  “我感谢黄警官,他让我们邻里之间关系好了,生活自在多了。”家住红梅西村7幢乙单元202室的七旬老太施玉华说。前不久,她家屋顶出现漏水,多次与楼上交涉,问题没解决,还闹僵了。黄强得知此事后,经过半个多月的努力,来回跑了几十趟,终于说服楼上女主人答应对其刚装修好的卫生间进行检修。于是,黄强带上物业水电工姚师傅上门,查出是浴室地漏没做好。为了尽量不影响美观,用小起子一点点地凿开浴缸地漏,拧紧螺丝,再用沥青打底,灌上水泥,解决了漏水问题。事后,施玉华老人还专门写了感谢信。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