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7日,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江苏省常州市公安局监管支队副政委陆立才同志,因患肝癌晚期医治无效,于上午10时在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逝世,享年56岁。
陆立才早年在常州监狱推土机队当工人,入伍参军后又回到原单位,任中队干事、副队长。1994年调常州市公安局监管支队,历任民警、警长、副队长、主任科员。历经了收审站、看守所、拘留所等多个部门,创造了监室看管15年无差错的纪录。他总结出深挖犯罪“快、细、准、活、情、理”“六字诀”和管教工作“五技巧”,成为公安机关监管工作的“法宝”。2005年到拘留所工作至今,获取破案线索300余条,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280余起,其中查获杀人逃犯5名,重大抢劫案件7起,涉案价值103万元,在不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更不平凡的业绩。陆立才先后三次被评为优秀党员,一次一等功,一次二等功,四次三等功,八次嘉奖,一次全国公安监管系统深挖犯罪工作先进个人,两次江苏省公安监管部门深挖犯罪专项行动先进个人,一次十大“优秀爱民警官”,一次江苏省公安打击犯罪工作先进个人,一次江苏省公安机关“三基”工程先进个人。一张会议桌铺不下他的荣誉证书,一颗颗红章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陆立才火一般的工作热情,和拳拳忠诚感恩之心。
陆立才1994年调入常州市公安局监管支队工作时,肝病已伴随他多年。最初查出谷丙转氨酶偏高,靠吃药有所缓解。2005年单位体检,查出他谷丙转氨酶竟达200多。当天医生就给监管支队领导打电话,要求安排陆立才多休息,不能值夜班。可是,他哪里是个闲得住的人,一有案情,他就象打了一针兴奋剂。
2007年的7月,陆立才住院期间的一天,一名曾受到他教育转化的被释放人员给他来电,提供了一条贩卖假币的线索。陆立才顿时不象个病人,跟病友打了个招呼就跑出去办案。按他的话说,他自己每天都能找到兴奋点,这些点滴全来自于工作中,而不是病情,这是他的“愉快工作法”。陆立才说:“我的病就这个样子了,愁也没用,与其愁死,还不如干死!否则人生还有什么意义?”
陆立才自己说自己是个开心果,从不把病当包袱,正视病情、科学对待、精神乐观使他一直有着良好的动力。他说只有身体好了,才能更好的工作。为此,组织上也对老陆关怀倍至,不安排他上夜班,每每单位有外出旅游机会,也经常安排老陆去。
“在生命长度有限的情况下,我只有拓展生命的宽度”。陆立才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这句话从陆立才嘴里说出来一点也不奇怪,陆立才本身就具有很高的文化素养。虽然他上学的时间不长,可是他后天努力,在监管工作中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他涉猎群书,从犯罪心理学到文学,从刑事侦查学到天文地理、民族风情,他无所不阅。他的工作就是和人打交道的工作,他打交道的人来自五湖四海。他将钻研来的知识完全融入到工作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有效工作方法,这些是专业书本上找不到的。常州市看守所霍所长说:“一个人能达到这样的专心和用心,什么问题都难不倒他”。
常州市拘留所每天约进来二三十人,陆立才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比对,核实他们身份,他的比对不是简单核查在逃人员本身,而是核查每人的户籍、家庭成员、社会关系等外围资料,遇有身份不明的,进行第二轮梳理。
2006年9月9日,在常州打工的安徽人田某因交通肇事逃逸被拘留10天。陆立才找他谈话时,田某声称是某村人,可问他该村的村支书、村主任是谁,他却答不上来。问他直系亲属的姓名、职业等等,也对不上号。结合他的驾照、户籍都系伪造的情况,陆立才断定他有问题。于是,把这些问题当作突破口,反复讲解政策,几天后,田某问陆立才:“现在交代还能算自首吗?”一听这话,陆立才感到田某身上不是一般的案子!再次把刑法有关规定读给他听。就这样,田某供认出了自己的真名,2001年8月22日凌晨,在哈尔滨阿城市一所山庄盗窃时,被更夫发现,便伙同他人持棍将更夫打死后逃到常州。
拘留所和其他监管场所不同,人员在押时间不长,要在短短几天内突破案件,非得有硬功夫。有这样一组数据,常州市拘留所每年约有4000多人被关押,陆立才平均每天要跟在押人员谈话4次。5年来,他核查比对人员信息21000余次,深挖各类违法犯罪线索300余条,占拘留所线索数的55%,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50余名,成为名副其实的“深挖破案能手”。更难得的是,这些命案和刑事案件线索,没有一条是通过不正常渠道得来的。同事们都知道,只要负案在身或被网上通缉,要么不进来,进来就别想从老陆手上滑过去。
说到陆立才的侦审绝活,看守所霍所长告诉记者,老陆在看守所工作时岗位是管教,侦审不是因他而设,但是却因他而出彩。早年没有侦审这个说法,业内叫“深挖犯罪”,上级没有这方面的具体要求,对民警来说是一项非主动的工作,被押对象不主动要求提供线索,民警不会强而为之,因此侦审意识不强。而陆立才凭借自己的细心,将此项工作转入成主动进攻,并成绩斐然,可见其侦审是大有作为的。一方面帮助在押人员减轻罪责,是个洗刷灵魂的过程。另一方面针对社会上存在的未破案件,使受害者得以昭雪,挽回损失,对公安公工作和社会管理都具有积极作用。
“陆立才的工作法在单位得到了普遍认同,身边同事纷纷效仿,但是却都没有他做的好,原因在于这里面的学问没有老陆钻研的深”。霍所长这样告诉记者。他说,陆立才的知识面很广,是个杂家,因此沟通能力很强,在押对象是各种各样的,谈话前老陆总是做足功课,如对象的基本资料,当地文化风俗如何,然后分析画像,评价心理特质等等。待全面掌握后,开展工作非常方便。管教的主要工作就是谈话和教育,捏住心理就能拿得住人,从一打照面,从第一句话就能知道对象在想什么,跟着走一段路观察走路姿态等等的细节,老陆都能从中看出背后的东西。老陆的学问很实用,他练就火眼金睛,是书本上没有的。
“陆立才有大德,他的大德体现在他的敢于担当”。说到老陆的总体形象时,霍所长这样评价他。霍所长给记者说了一个现象,来说明老陆是个敢于担当乐于助人的人。
监所的值班责任是非常重大的,安全永远是重中之重,在岗的人员必须保证人员安全这道生命线。而值班人员24小时不离岗是不可能的,比如遇到上厕所的问题,没有人敢帮值班员顶班,哪怕是一小会儿,一旦发生问题谁也承担不起。
责任太大谁敢担当?老陆敢!老陆凭借自己对工作的细心,对同志的诚,对在押人员的真,到目前为止,也就只有老陆敢帮同事顶班。
曾经有这样一个在押人员,多次受过处理,大错误没有,小错误不断,形成了严重的反社会心理,看什么都不顺眼。他刚进来时报告老陆说肚子疼,老陆看出他是没事找事做,想逃避处理,但是不点破他。对他说肚子疼是大事,一边安慰关心他,一边带他到医务室检查,开了点维生素药片服用。下午他又说肚子疼,老陆继续带他去检查。就这样一连四天,一天两次的闹老陆,老陆总是细心的照顾他。第五天上法律课时,他自己反省说这个世界上还是好人多啊。其他在押人员都莫名其妙看着他,认为这句话从他嘴里说出来太不象了。他说自己对不起老陆,老陆被他折腾的够戗。大家都戏说他能说出世上好人多,这真是不容易的事。
“对待这样的在押人员,一开始讲再多他听不进去的,只能用春风化雨,你说肚子疼,就从肚子疼开始感化你吧,老陆非常高明,也能从此间看出管教转化工作的社会重要性”。霍所长如是说。
在陆立才的民警生涯中,他从不为名为利,工作就是他的生活,也许旁人看他是工作不要命,但是他却觉得是工作乐趣,他把所有精力所有情感都投入到了工作上,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