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是什么?
是在深夜的街头随性起舞,是岁月静好的安心归属,是人民群众的第一需求,是城市发展的基本保障。
安全,一座城市的金色标签。
2019年,徐州位列中国最安全城市排行榜第3位。
一张榜单,一面城市的“镜子”。
“回到徐州的感觉真好!以前在国外从不敢晚归,出门前都要考虑衣着是否‘安全’。”从欧洲留学归来的李茜坦言,在国外的短暂新鲜感,的确比不上在徐州半夜 “撸串”的安全感。
岁月静好,只因有人负重前行
安全感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诉求,也是推动徐州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稳定剂”。
徐州位于苏鲁豫皖四省交界,作为全国重要的综合性交通枢纽,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立体交织,治安环境极其复杂,如何织密社会治安防控网,创建淮海经济区最安全城市?
“徐州公安机关始终咬定‘打造一流队伍、创造一流业绩,创建淮海经济区最安全城市’和‘全省一流、全国有影响’的目标定位,认真履行维护稳定、打击犯罪、治安防控、服务发展等职责任务,有力维护了全市社会持续平安稳定。”徐州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王文生说。
黑恶势力是危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最大的毒瘤,是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顽疾。中央部署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以来,徐州公安机关共打掉黑恶势力团伙290个,抓获涉黑涉恶犯罪嫌疑人4674名,扫黑除恶绩效全省第一。
针对近年来愈发猖獗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徐州公安机关利剑出鞘,守好群众的钱袋子。市公安局建立了反通讯网络诈骗中心,今年已破获经济案件310起,总案值81.78亿元,抓获犯罪嫌疑人783名。
2月23日晚,君廷湖畔小区一居民家中保险柜被盗,内有现金、首饰、手表和房产证等财物,总价值约10余万元。民警24小时将3名犯罪嫌疑人抓获,追回被盗物品。
一项项专项行动拉开序幕,一起起大案要案成功告破,一件件民生小案精准打击。在打击犯罪的战场上,徐州公安机关重拳出击,为推动创建淮海经济区最安全城市源源不断注入正能量。
破获刑事案件512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8565名、抓获网上在逃人员1426名——2019年的这串数字,串联起徐州市民安定幸福的生活时光。
58万平安志愿者,守护平安徐州
国际马拉松赛、云龙山登山赛……一个个大型活动是试金石,不仅检验一座城市的综合实力,也考验这座城市维护安全的能力。
3月24日, 第三届徐州国际马拉松赛暨全国马拉松锦标赛(徐州站)·多哈世界田径锦标赛马拉松选拔赛鸣枪开跑,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18个省(市)的2.2万名跑友报名参赛。
早上5点,2000余安保警力严阵以待,与定点分布在赛道沿线的4500余名赛事志愿者汇成一道亮丽的风景。
徐州警方提前部署,组建安保执行指挥部,设立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多个工作组。根据安保预案,突出城市社会面安保圈和马拉松起终点及赛道核心安保圈,按照“以面保点、突出重点、分段管控、责任包干”的原则,排查整治安全隐患。
平安徐州的实现,不仅靠公安民警的单打独斗,更需要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目前,徐州市已组建一支58万余人的平安志愿者队伍。大走访、大排查、治安巡逻、出租屋排查整治、法治护航、护学岗……处处都有平安志愿者的身影。
“这支队伍的组建,有力地促进了群防群治‘守护工程’建设,为徐州全力打造淮海经济区最安全城市提供了强力保障。”徐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支队长李春彦说,平安志愿者协助公安机关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77人,协助破获各类案件20余起,提供治安纠纷线索360条,调解矛盾纠纷200余起。
打造“智慧警务”,助力命案全破
早上8点,民警王兴武走进大数据勤务指挥室,戴上VR眼镜,巡查警情。佩戴VR虚拟眼镜,沉浸式、身临其境地观测现场,这个经常出现在科幻电影中的情节,在泉山区湖滨派出所智慧派出所数据勤务指挥室里成为了现实。
智慧派出所的警务虚拟现实系统,通过360度高清全景摄像机,可以对较大场景进行全局监控、全程监视与全角度拍摄,无需切换画面就能实现对同一个较大场景的无间断拍摄。
“这样比民警在现场看得广、看得透、看得清。”王兴武说,全景视频数据获取后,由公安专用传输网络传送至控制中心处理,通过全景VR专用服务器整合各类视频及传感器信息,显示一个完整的画面,让身在指挥室内的民警“瞬间转移”到现场,为处理危险警情开辟了现代化模式。
2018年初,指挥室内“猎鹰系统”多次报警,在淮西客运站附近发现网上在逃人员,值班民警立刻启动警务虚拟现实系统,现场画面瞬间出现眼前,寻找、甄别、对比、控制,30分钟便将在逃人员成功抓获。
3.5万余部智能监控摄像机覆盖全市重点区域,每天可获取1300多万结构化数据。“智慧警务”助力徐州公安机关打造淮海经济区最安全城市,实现了全市命案全破。
据最新调查显示,徐州市社会治安满意度达93.1%,公安队伍满意度达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