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沭阳县在深化平安建设工作中,以健全一套源头预防机制、实施一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措施、推进一轮示范创安活动、打造一支过硬政法队伍“四个一”为抓手,努力提升新时代平安沭阳建设水平。该县连续多年公众安全感和政法工作群众满意度保持全市前列,连续13年保持省“社会治安安全县”荣誉称号。
健全一套源头预防机制
在开展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中,沭阳县委、县政府着力抓好“分级诊疗”工作,建立多项工作机制,对辖区内矛盾纠纷进行“诊断”,找准矛盾“病根”,提出预警对策措施,努力把矛盾纠纷控制在源头。
建立排查调处工作机制,确保矛盾纠纷“就地解决”。县“三中心”实行每月一排查,乡镇场(街道)实行半月一排查,村(居)实行每周一排查。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进行分类梳理,制定对策措施,逐级进行化解。每年元旦、春节、全国“两会”、节假日和敏感时期,组织集中排查,抓住影响本辖区稳定的难点、热点问题进行重点排查。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能当场调处的,当场调处;不能当场调处的,组织力量集中调处,对调处不了的疑难矛盾纠纷,实行逐级上报,由上一级调解组织协办调处。
建立研判会办工作机制,确保矛盾纠纷“对症下药”。县成立疑难复杂矛盾纠纷研判会办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政法委,政法委副书记任组长,县三中心主要负责人及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县直有关部门和乡镇场(街道)相应成立疑难复杂矛盾纠纷研判会办工作领导小组。针对上月排查出的突出矛盾纠纷、重大群体性矛盾纠纷,由矛盾纠纷研判会办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分析研判会办会,提出预警对策措施,落实解决方案。
建立督查考核工作机制,确保矛盾纠纷“有效化解”。沭阳县把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内容,制定一系列督查、考核、奖惩工作机制。一是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县实行每季度督查考核,各乡镇场(街道)和县直单位实行每月一次督查考核。通过公开、透明的督查考核,推动基层和行政部门发挥职能作用,不断提升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水平。二是建立干部考核机制。将干部维稳工作绩效与评先树优、提拔重用紧密结合起来,落实 “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单位主要领导对维稳工作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直接抓,其他领导“一岗双责”、分工抓。三是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对因工作不力,信息报送不及时、导致进京非正常上访、进京集体上访、到省较大规模聚集上访和发生较大规模群体性事件,造成影响的,实行“责任倒查”,严肃追究相关领导责任,对所在单位评先评优实行一票否决。四是建立考评奖惩机制。对照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考核细则,结合平时督查检查情况,合理进行综合评分,对先进单位,提请县委、县政府通报表彰,并给予奖励;考评结果居末位的乡镇、县直单位,由县委、县政府给予通报批评,列为重点管理单位,评先评优实行一票否决。
实施一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措施
一方面是加大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力度,扫出群众安全感。针对县情人流物流量大、市场众多、城建任务繁重和农村地区量多面广的实际,沭阳县全力抓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和农村地区两个方面的专项斗争。对涉及住建、国土资源、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农业、教育文化、基层组织及民政、水务、卫生计生、烟草等十大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黑恶势力违法犯罪行为,集中优势力量重点整治,持续加大打击力度,将打击锋芒对准群众反映最强烈、最深恶痛绝的墓霸涉黑涉恶等问题。在农村地区,突出“黑、恶、霸、痞、乱”五大重点,对农村地区易发多发的苗猪市场、花木市场、墓霸等黑恶势力犯罪,细加排查,依法严惩。同时,健全农村地区涉黑涉恶违法犯罪防范打击长效机制,净化农村环境,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提升社会综合治理能力,促进农村地区社会稳定和谐。
为确保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高效有力推进,沭阳县狠抓线索核查督导、办案快速衔接、强化督导督查三条工作主线,实现核查、侦办、起诉、审判、执行等工作有序衔接。严格落实线索核查督导机制,推动县乡两级线索督察机构规范线索核查,加强排查督导力量,对上级交办重点线索及所有“查否”案件线索,实行提级核查、异地核查、交叉核查和重点督办;对各单位线索核查落实情况,实行督导组定期督导、线索督察和随机督导、县领导小组成员组织力量专项督导,确保案件线索核查质量。为推动涉黑涉恶案件快侦快办,专门制定提高对黑恶势力犯罪办案效率的意见,对领导批示、上级交办、影响重大的3类重点案件,适时指导法、检提前介入,推动公检法传好执法办案“接力棒”、跑赢扫黑除恶“接力赛”,确保涉黑涉恶案件快侦、快捕、快诉、快判。为做好下沉督导,县委专题研究制订工作方案,成立委下沉督导组,围绕政治站位、依法严惩、综合治理、深挖彻查、组织建设、组织领导等六大方面,对全县各乡镇场、街道轮流进驻督导。通过督导,进一步压实了党委、政府的政治责任,推动扫黑除恶向纵深推进。另一方面是全面立体“防”,防出一方安宁祥和。深入推进“架天网”“设地网”技防工程建设,升级改造县、乡、村视频监控系统,加强社会资源接入并网。加大治安巡防力度,县城区专门成立巡防治安大队,农村“红袖标”义务巡防队伍4.5万人。去年以来,全县刑事案件发案总量、八类重大刑事案件比同期分别下降18%、20%。
推进一轮示范创安活动
多年来,沭阳县高度重视平安建设工作,把平安建设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开拓创新,扎实开展“十进十创”活动,让平安建设的成果惠及千家万户。
沭阳县把平安建设的触角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及其他行业、系统和领域延伸,进一步拓宽平安建设的覆盖面。按照属地管理、条块结合的原则,组织开展“十进十创”活动。即“平安进校园、进医院、进企业、进社区、进市场、进网格、进小区、进景区、进宗教场所、进农户”创建活动。对“十进”单位有针对性的制定创建实施方案和创建标准,对达到创建标准的单位进行命名表彰,对达不到创建标准的单位,取消荣誉于次年继续争创。
通过开展“十进十创”活动,使平安建设进入千家万户,进入各行各业,在千家万户扎根,在各行各业开花。
打造一支过硬政法队伍
今年以来,沭阳县委政法委紧紧围绕政法队伍管理重点环节,突岀“五个紧扣”,大力推进政法队伍正规化建设,有效增强了队伍的整体战斗力。
一是紧扣政治建设“指引线”,筑牢政法干部灵魂。坚持把政治建设置于首位,从强化思想教育入手,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教育,着力加强理想信念、职业道德和廉洁自律教育,通过集体学习、个人自学、专题讲座、研讨交流等多种形式,积极营造浓厚的学习教育氛围,大力引导全县政法干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职观,不断增强政法干部政治意识、宗旨意识、纪律意识和职业认同感、使命感、荣誉感,让“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价值观念和职业操守牢牢根植于每一名政法干警的心,切实打牢正规化建设思想基础。
二是紧扣素质提升“核心线”,增强队伍实战能力。实行每季度对50多名执法督查员进行业务培训,主要讲解执法规范化建设、刑事案件办理程序、刑事法律文书、行政案件办理程序、行政法律文书、案件受理、阳光执法、严格监督等内容,进一步提高每个执法督查员的综合能力素质和执法办案督查水平。
三是紧扣从严律纪“警戒线”,强化日常作风养成。严格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制,努力抓好队伍教育管理。始终按照“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要求,严格执行各项纪律规定,通过群发短信、承诺书等形式,做到常提醒、严管理。并对违反制度纪律、作风懒散的干部及时进行批评教育,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绝不姑息,从严处理,确保队伍“零违纪”。
四是紧扣凝心聚力“感情线”, 营造“快乐工作氛围。该县政法各部门定期与本部门人员通过座谈讨论、促膝恳谈等形式,进行谈心交流,进一步查找队伍思想、作风等方面问题,深刻分析每一名政法干部的思想状况,全面掌握每一个人的思想动态,认真查找原因,提出整改措施,深化政法干警的思想认识,提高队伍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并坚持对退离休人员探望体检等,努力营造“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氛围。
五是紧扣文化育警“风景线”,激励干部生机活力。为进一步缓解一线干警的工作压力,及时调整紧张的工作情绪,该县政法委牵头组织法治友谊篮球赛、学习读书比赛、书画比赛、演讲比赛、政法大讲堂等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不断丰富政法干警的文化生活,提升政法干警的文化素养和身心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