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阳全县花木总面积60万亩,花卉苗木品种3000余种,各类盆景83余万盆,是全国最大的花木基地,有“东方花都”之誉。县内新河镇2000年被省花木协会评为花木之乡,颜集镇2001年被中国花木协会评为“中国花卉之乡”。2006年新河镇周圈村入选“全国十大魅力乡村”。该县不仅花木名声远扬,平安建设这朵耀眼夺目的“鲜花”更加出名,它盛开在沂河两岸,成果惠及千家万户,使老百姓真正品偿到了平安建设的甜头。
一、采取“五个着力”的措施,保障群众生活安宁
近年来,沭阳县以确保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为目标,全力打造平安沭阳建设,社会公众安全感满意度始终保持全省前列。
一是着力建设专防体系。各乡镇成立了巡防中队,人数达570人,对474个村(居)配备了社会面巡逻专职保安898名,城区建立了150人的巡逻大队,在1855个网格中,配“一长四员”达9000人,使城区和村(居)群众每天可以看到巡逻人员和网格员。二是着力建设自防体系。在每个村(居)组织了十户联防组,将防控活动延伸到家庭;在乡镇、村每个企业组建了巡防员、安全员,对办公场所、生产车间、出厂主要通道进行全天候巡逻防范;在全县每个小区组建了警务室,构建了小区管理办公室与物管互动防范体系,使小区治安防范有人管。三是着力建设技防体系。在县际结合部、中心乡镇、城市出入口、城区核心圈布建监控点位227处,安装高清摄像机1000多台,全县210家重点内部单位和762处要害部位均安装了技防监控。四是着力建设群防体系。全县474个村(居)建立了“红袖标工程”义务巡防员6120人,配合专职巡防队做好本村日常巡逻防范工作,及时发现和配合公安机关处理治安警情。五是着力建设视频监控体系。近几年来,沭阳县抓住升级版技防城和“智慧警务”建设契机,按照实战引领、体系支撑、智慧应用的思路和规划系统化、建设智能化、联网广泛化、应用专业化、保障机制化五大目标,通过内外联动、资源整合、力量统筹,全力打造组织保障、前端感知、全网共享、全警应用、运行维护的技防建设五大体系,圆满完成升级版技防城建设任务,有力推动了治安防控工作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及动力变革。五是着力建设校园平安监控体系。建立了对学生从校外到校内、课上与课下、车上与车下的大数据采集、管理与分析的安防管理体系。
二、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近年来,沭阳县各级领导干部公开接待群众来访1.4万余人次,现场解决群众利益诉求3300余件;及时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8%以上。并坚持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坚持“打早打小,露头就打”,多措并举,除恶务尽,保持对农村“村霸”和黑恶势力打击的高压态势。截至目前,全县共打掉恶势力犯罪团伙43个,抓获涉恶犯罪嫌疑人435个,破获九类涉恶案件199起,为建设“美丽富饶、生态宜居、充满活力”的新沭阳营造更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开展大排查大化解行动,筑牢基层稳定防线
沭阳县始终坚持“调防结合、以防为主”的工作原则,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为加快推进法治沭阳、平安沭阳建设创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近期,沭阳县政法各机关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扎实开展大走访、大排查活动,旨在主动走访,了解民情,做好群众工作。
一是开展大走访活动。政法各机关干警在“三夏”前走访挂村户,要求每人负责20户左右,带着笔本、带着一腔热情,倾听群众心声,帮助挂村户解决生产和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困难。
二是开展大排查活动。针对房屋租赁安全,各乡镇网格信息员和派出所人员一起对出租房屋安全排查,与出租人逐人签订治安责任保证书,加强流动人口管理。针对校园及周边安全,查处校园安全隐患,涉及到的学校已全部下发整改清单,限期整改到位。针对易燃易爆物品安全,排查燃气安全隐患,并下发停业整改通知。对精神障碍患者逐村、逐户开展排查,所有患者100%登记造册、100%开展危险性评估、100%签订监护责任书。
三是开展社会矛盾纠纷大化解活动。根据走访排查的问题,明确矛盾化解责任主体和责任人,第一时间交办和跟踪,确保问题不出村、不出镇,真正做到大化解,让群众满意。按照走访、排查、交办、整改、通报、再整改的工作程序,对发现的问题边查边改、清单督办,确保整改到位。将大走访、大排查梳理出来的问题,及时分类造册,细化任务分解,实施一村一清单、一企一清单、一部门一清单、一领导一清单。各村、企业、部门和分管领导、包村领导都有明确的责任清单,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化解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