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全国“雪亮工程”建设推进会在山东临沂召开,淮安市运用市场化手段提升居民小区视频监控联网工程作为典型在会上推广,淮安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赵洪权在分会场收看。
据了解,长期以来,作为社会治理“神经末梢”的居民小区,一直是淮安市视频监控建设的“短板”。为此,我市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将联网应用作为破解责权利不统一、建管用相分离问题的最佳路径,秉持“让专业机构做专业事”的理念,引入市场主体,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通过市场手段运用,实现了政府、企业、居民多方共赢。实现了管理由“分散型”向“集约型”转变、应用由“传统型”向“智能型”转变,释放出了“小投入”撬动“大产出”、“小平安”累积 “大平安”的巨大效益。治安防控能力明显提高。视频监控中心运行以来,获取案件线索379条,抓获嫌疑人151名,破获各类案件241起。2016年小区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37.9%,侵财类案件破案率同比上升17%。纠纷化解水平明显提高。2016年以来,仅在主城区的298个小区范围内,就通过视频巡逻发现预防小区内群体性事件24起,化解矛盾纠纷400余起。部门协同质效明显提高。联网应用后,采集了大量人车信息,为大数据条件下的平安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通过授权应用,为政府相关部门在环境整治、城市管理、应急处置上提供了智能化平台,实现了“一网共享多用”。群众的安全感明显提高。联网工程实施以来,有效处置小区治安问题500余起,为居民查找失物580余件,提供查找走失人员等服务103次,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公众安全感始终保持在95%以上,位居全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