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平安江苏
南通警方“大数据库”精确打防源头活水
2016-12-14 10:23:00  来源:江苏长安网

  入冬后,南通市公安消防支队依托大数据平台通过系统内的预警指令、短信等方式将信息点对点推送给社区民警、消防网格员及租赁户主,提醒做好防火工作。     

  消防大数据平台只是南通市公安局大数据建设成果之一,该局历时一年通过建立采集标准、升级采集手段、拓展采集渠道、强化综合保障等途径,着力破解采集标准不一致、平台系统不兼容、渠道来源不通畅、采集应用相脱节等问题,从源头把控确保警务数据鲜活准确,做大做强基础数据库,进而为合成指挥、治安防控等警务实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今年8月,南通市公安局被公安部评为“全国公安机关基础信息化建设示范单位。” 

  数据采集有了一把标尺 

  采录时间、应用效能双提升 

  说起社区警务大数据,南通市公安局崇川分局学田派出所民警吴耀忠深有感触。在他看来,入户调查是一个社区民警的“看家本领”,也是衡量社区工作做得好不好的重要标准。从事社区工作14年来,他每周入户调查59户,每月253户,每户每年进门不低于5次,并绘制出小区平面图、小区监控设施方位图、沿街店面分布图、社区关注人群分布图,辖区消防重点单位、娱乐场所图等警务地图,就连所在社区1174辆车辆信息、车主信息甚至车主的QQ号码也都关联在地图中,让他在解决汽车堵路、楼上住户家中漏水等群众求助时游刃有余。 

  入户调查也有了规定动作。在警务改革中,南通市公安局确定了居住地址、通讯方式等8个“必填项”,归并重复项23个,精简非必填项18个,使采集流程更加贴近民警需要,使信息内容更加符合实战需求,源头数据的采录时间缩短了20%、应用效能提升了20% 

  为解决“责任不落实、采录不规范”的问题,南通市公安局以担负公安部数据标准化试点建设为契机,出台源头信息标准化采集工作意见,建立社区警务、案件查处等1128项采录标准及业务规范,设置标准字段168个,推动信息采录规范化运作。 

  人手一个移动警务pad 

  实现“一键采录、即采即录” 

  在南通,社区民警入户走访人手一个平板电脑。据了解,这个平板电脑移动终端可以连接实有人口管理系统,信息查询、身份比对等12项功能,满足民警入户走访、巡逻盘查等实战需求。目前,社区民警、巡逻民警、接处警民警配备率达100%。这种工作模式为全国首创,也因此该局2016年被公安部遴选为“移动警务终端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项目”课题研究单位。该局研发的移动警务pad先后被纳入江苏省警务大数据示范工程、部级移动警务科研项目。 

  该局民警在信息采集内容上也由“实体要素”向“网络数据”拓展,并通过使用配备现场勘测通、视频检索仪等设备,将现场勘查由实体场景向虚拟空间延伸,全面采集视频监控等空中信息,先后采集涉案图像1.5万幅、关联有关信息4.8万条,串并案件1500余起。 

  南通市公安局在省公安厅警务基础平台框架下,以派出所基础工作为重点,通过业务集成和应用整合,打通相关平台系统的关联通道,有效挂接具有本地特色的功能模块,推动一个界面登录,全网共享通用,减少民警重复劳动,提高信息采录效率。 

  信息采集走“群众路线” 

  融入智慧城市建设打造数据联盟 

  1111上午,顺丰速递员陈晖到一预约客户处收取快递。他掏出智能手机,打开APP应用,对准客户的身份证扫描了一下,原本需要一笔一画手写的身份信息,如今几秒钟就可录入。这一寄递信息迅速上传企业寄递信息系统后,公安机关随时能联网调看。 

  南通市公安局围绕娱乐场所、废旧收购、物流寄递等行业领域,一手抓公安监管责任落实,一手抓行业单位自管自治,先后研发了10个社会化信息采集系统,7300多家社会单位月均更新基础信息6万余条、动态信息145万余条,不仅扩大了信息采集量,也减少了民警工作量。 

  南通开发区分局星湖社区四海家园是一个外来务工人员“集中住宿、集中服务、集中管理”的“三集中”区域,入驻企业300余家,员工1万余人。目前,他们围绕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双实”管理,正在开展视频门禁系统建设和电子门牌应用试点工作。 

  南通市公安局深入开展市、县两级数据中心建设,研发出网综平台、经侦平台等专业系统,获取网络通讯、金融保险等行业信息,分类搭建24个专题数据库,将各类信息进行“标签化”入库,共汇聚各类信息3696亿余条。同时,依托南通市应急指挥平台,与民政、人社、卫生、教育等18个部门建立数据交换共享机制,汇聚13.6亿条数据,推动公安数据、政府数据、公共服务数据的集成共享。 

  南通市公安局在基层派出所专门设立数据副所长,把信息采集工作纳入全警岗位训练体系,设立了“警务创客工场”,为民警提供创新平台,向民警开放数据资源,先后培育出“信息采集321工作法”等17个技战法。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