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苏州市公安局召开了2016年第三季度公安工作新闻发布会,在发布会上警方就三季度全市社会治安形势、相关警务专项行动进展情况及市局推出的各项便民举措及成效进行发布,着重通报了全市公安机关立体化、现代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互联网+警务”建设等方面的情况。
三季度,全市110处警量达到1200997起,同比去年上升21.0%。在接处警总量上升的情况下,通过不懈的努力,实现接报违法犯罪警情较去年同期同比下降12.70%,通过巡防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4717人,较去年同期同比上升25.09%。
在打击预防犯罪方面,三季度破获刑事案件824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7575人,先后快侦快破了常熟“8·2”杀人抛尸案、吴中“9·7”故意杀人案等一批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恶性案件,还受害人公道公平;在快速、准确打击暴力犯罪,保护市民人身财产安全的同时,紧盯盗窃、抢夺,普通诈骗,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四类“盗抢骗”以及通讯网络诈骗等侵财类民生案件,全力为市民护好“钱袋子”。7月,吴江区公安局经过缜密侦查,一举抓获涉嫌跨省盗窃车内财物案件犯罪嫌疑人周某等3人,串并、核实江苏、浙江、安徽、山东4省案件100多起,案值200多万元;8月,相城、太仓警方打击通信网络诈骗又传捷报,相继打掉两个诈骗窝点,抓获嫌疑人100余名;9月,在上级公安机关的统一领导下,我市警方再破一起冒充他人身份的通讯诈骗案,并远赴广西,将9名嫌疑人抓回苏州。
针对通讯网络诈骗,市反通信网络诈骗中心继续对通信网络诈骗的“资金流”“信息流”进行常态化拦截封堵。今年以来,中心累计冻结涉案账户1136个,冻结涉案资金6482.14万元;封停本地涉案电话号码619个,封堵诈骗网站569个,依托智能拦截系统拦截非法国际主叫诈骗电话112万余次,有力遏制了通信
网络诈骗犯罪的高发态势。
在打击环食药违法犯罪方面,今年以来,市公安局会同环保、食药监等相关执法部门,以组织开展专项行动为抓手,明确重点,强势打击,着力解决我市食品药品方面严重危害群众健康、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突出问题。三季度侦破环境资源和危害食品药品安全刑事案件235起,同比2015年增加221.9%;抓获涉案的犯罪嫌疑人444名,同比增加165.9%,有力维护了我市的生态环境和市民身体健康。
在服务群众方面,全市公安机关继续深耕“互联网+警务”,进一步“让数据多走路,让群众少跑腿”。三季度,“苏州公安”网上办事总办件量是757006件,其中,PC端网上办事大厅办件量数656534件,手机端办件量100472件,“苏州公安”手机App共办理57519件,“苏州公安微警务”微信公众号共办理42953件。市民使用手机在线办理相关事宜的趋势日趋明显;据此,警方在做精、做优传统窗口办事、PC端网上办事方式的同时,大力推广“苏州公安微警务”建设,让市民拿起手机,随时随地就能得到便捷、称心的警务服务。
此外,我市流动人口积分管理制度已实施九个多月,市区在各(镇)街道89个受理窗口共受理积分管理申请25267人,
其中已有910户2052人成功办理入户手续;为方便群众办事,进一步贯彻落实上级部署,明确了公安派出所不出具证明的9类事项、居民户口簿能够证明的不再出具证明的5类事项和需要由有关部门单位办理的6类证明事项,以及应当由公安机关出具证明的9类情形的办理方式、办理流程、操作规范以及证明式样。
纵观这些成绩单,我市警方在打防管控、服务群众等多个方面均有显著成效,得到了市民的肯定。据统计,我市的公众安全感和对公安机关的满意度均保持在九成以上。
警方表示,2016年已过去四分之三,四季度既是全年公安工作的收官期,也是平安建设的冲刺点,全市公安机关将一如既往、兢兢业业,全力完成各项警务任务,继续在打造立体化、现代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互联网+警务”建设等方面改革创新,落地更多的便民实事,为苏州市民营造出更加平安的社会环境、更加优质的警方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