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经常接到冒充公安局、社保局等单位电话,说我涉嫌某案件,已被立案调查,这是真的吗?”“最近经常接到以170开头的诈骗电话,怎么回事?”“知道了骗子的银行账户,为什么不去抓他?”
近日,在江苏宿迁市政府举办的以“识骗·防骗·拒骗”为主题的政社互动上,面对群众的提问,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江海等领导从专业视角现场解答,妙语连珠,赢得阵阵掌声。
近年来,面对通讯网络诈骗犯罪的高发多发态势,宿迁市委、市政府把打防通讯网络诈骗犯罪提升到“政府工程、民生工程”的战略高度,并于去年9月部署开展为期100天的专项整治行动。专项整治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要求各成员单位“一把手”亲自参会、定调拍板,市委市政府督查室进行不间断暗访督察,真正把责任压实到各地各部门“一把手”肩上。同时,要求各相关部门将常见的30种通讯网络诈骗手段划分7七大类,通过情景剧、讲述、快板等多种形式,充分利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结合高效传播,尽最大可能让广大群众知情并提高防范意识。
针对网络诈骗,目前宿迁各部门已形成联动,快速反应精准打出组合拳。王女士是宿迁一家公司的会计,4月27日上午9时,一个自称是公司“老板”人通过微信加了她,让她转300万元到指定账户。当天下午16时许,王女士便到附近银行办理了转账业务。转完钱回到公司,王女士跟公司老板报告钱款已汇。“我根本没有上微信叫你汇款,你是不是被骗了?”老板的这一句话让王女士一下懵了。王女士再通过微信联系那个“老板”时,对方已将自己拉黑,再也联系不上。王女士立即报警,这时候已经过去一个多小时了。
接到报警后,宿迁市公安局立即启动技术反制机制,警银联动迅速获取账户信息,并及时向上级公安机关、外省兄弟单位请求协助,在与犯罪分子争分夺秒的过程中,成功追回200万元钱款。
今年3月初,宿迁市民刘先生与自称“李菲”的女子通过百合网认识,“李菲”向刘某介绍了一家“新澳博”的赌博网站,称该网站可以通过赌博赚取积分,兑换钻戒,并相约互相把钱输给对方,套取积分。在刘某投入17余万元后,“李菲”突然失去联系,网站也随即关闭。
接到报警后,民警经过认真调查,发现这是一个虚假网站。宿迁市公安局立即成立“5·6”专案组,多次赴湖南郴州侦查,查清以廖某为首的特大跨省诈骗犯罪团伙的组织架构及人员分工等情况。6月24日,专案组在郴州警方协助下兵分六路,共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03名,缴获电脑150余台、银行卡数百张,一次性抓获涉嫌诈骗人数创建市以来之最,宿迁市公安局打击通讯网络诈骗犯罪的能力和水平,获得公安部业务局、省公安厅领导的高度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