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面对日益繁重的警务工作,市公安局围绕实战需求,不断提升民警的教育训练水平,为建设“平安苏州”提供有力的队伍保障与人才保障。
2015年,苏州市民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对公安队伍的满意度、对执法办案的满意度均保持在95%以上,成绩的背后,彰显出苏州警队整体素质和实战能力的不断提升。
全员轮训建立民警终身教育体系
一、二、三、四……
在苏州人民警察培训学校的林荫道上,一支步伐整齐的警察队伍,喊着响亮的口号迎面走来,尽管队伍里的人大多并不年轻,但从他们坚毅的目光里可以看出,这是一支经验丰富、能力出众的执法力量。
他们并不是普通的民警,是来自全市公安机关各公安派出所的“一把手”所长。
作为公安机关最基层的执法单位,派出所承担着110接处警、治安巡防、执法办案、社区管理等众多公安业务,其主要负责人的压力与任务之重可想而知。
“把这些所长聚在一起并不容易。”警校教育训练大队教导员袁家骅是这一期派出所长培训班的班主任,他说:“所长班一年一次,主要为了提高他们的履职尽责能力,从而带领基层公安队伍更好地应对日益复杂的公安工作。”在这期培训中,所长们就核心价值观培育、法治思维与依法行政能力等内容接受来自香港警务处、中国政法大学的专家学者和专业警种部门负责人的现场授课。
“教育训练是提升公安队伍职业化、正规化水平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市公安局始终将教育训练工作摆在优先发展的突出位置,围绕实战化需求、聚焦战斗力标准,推动教育训练工作改革创新,逐步建立了包含各级领导干部、不同警种以及警务辅助人员在内的公安教育训练体系,基本涵盖了警务人员从入职到退休整个职业生涯各个阶段的能力建设要求。”市公安局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刘凤珠说。
2015年,市公安局全年举办各类培训班66期,参训民警5545人;警务辅助人员培训班20期,参训警辅3563人;编写出版了《公安警务辅助人员实战技能训练及应用教程》教材,填补了全国警辅训练空白;对各级公安领导干部实行常态化专题培训,全市186名派出所所长和264名政工干部均接受了集中封闭式培训。
一切围绕实战、一切为了实战。“我们还按照‘轮训轮值、战训合一’的模式,将训练与实战无缝对接,组织参训学员参与一线警务活动。2015年,就有119名外事警官、925名参训学员投入到大型活动安保与专项行动中,圆满完成世乒赛、‘16+1’领导人会晤安保和出国境押解通信诈骗嫌疑人等重大任务。”市公安局政治部副主任谢罡说。
较为完善的教育培训,不仅打造出一支作风优良、业务过硬的苏州警队,而且在同行中树立了先行先试的标杆。2015年,市公安局完成了公安部大城市公安局长能力建设专题研讨班、新任地市公安局长培训班、全国公安机关中青年领导干部培训班等全国公安系统培训的现场教学任务,苏州警校被公安部授予“全国公安机关领导干部现场教学基地”,并承办了国际刑警组织打击财经犯罪工作组会及打击电信诈骗培训会、东盟国家刑事侦查培训班等国际会议及教学任务。
真刀真枪硬功夫练就实战真本领
“我是警察,放下武器,否则将使用武力。”在训练馆里,一名“嫌疑人”挥舞着菜刀,企图袭击“群众”,闻讯赶来的民警按照警务流程,制止了“嫌疑人”,并一气呵成,先后完成上铐、搜身、带离等“规定动作”。
这是实战能力培训班的训练场景,来自姑苏公安分局双塔派出所的治安民警段国平说:“训练内容都是日常执法中经常碰到的场景,尽管已经在实战中多次运用,但不免有些紧张;通过不断演练,进一步增强了我使用警械和武器的信心。” 民警缺什么,培训就补什么;实战怎么干,培训就怎么练。每年初始,市公安局政治部教育训练处和警校都会精心制定培训计划,并会同法制、科信等部门开展法律知识、信息化应用全警培训考核和比武竞赛活动,实时更新民警的业务知识。
在课程设置上,除了必要的理论课,非致命武器能力训练、用枪能力训练、群众工作经典案例评析、民警模拟出庭等一线执法亟需的警务技能,通过再现实战的课程安排,让民警从“真刀真枪”的训练中掌握、强化实战中的“真本领”。在平时,市公安局政治部教育训练处还组织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送教上门”活动,把课堂搬到现场,深入到基层一线,通过专题讲座、演练互动、现场教学等方式,让民警在执法过程中提高卡口查缉、毒品识别、安检排爆、应急处置、枪械操作等实战“硬功夫”;并组织有专业资质的民警成立“心理健康志愿者服务队”,按月定期开展送服务下基层活动,帮助民警保持心理健康,更好服务实战。
“我参加了去年的派出所长培训班,虽然只有短短三天时间,但让我感受很多,尤其是如何做好全媒体时代警务工作的相关课程,让我看到了工作中的短板。”姑苏公安分局城北派出所所长贺旻说。
园区公安分局唯亭派出所民警万金柏说:“学员带着工作中碰到的难题和处置经验参加培训,并在课堂上通过辩论寻找处理问题的最佳办法,让自己在鲜活案例中思考、总结,并在实际的工作中予以运用。”在实战培训和警衔晋升培训前,每个参训民警都要上报两个疑难案例、疑难警情或者疑难问题,以供探讨和交流,让民警在培训课堂不仅能够学到新知识,更能答疑解惑。
从“要我练”到“我要练”,在教与学的互动中,苏州民警的业务素质和岗位技能不断提升,在全市公安机关执法办案总量占全省近25%的情况下,2015年,市公安局获评全省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执法质量名列全省前茅。
以点带面教官团队给力实战警队
去年12月初,首届全市警务实战教官教学技能比武鸣锣开赛,来自全市公安系统的44名“警队教头”在实战基础知识、综合体技能、手枪快速射击、现场公开课、现场实训课等科目中展开竞赛。这次比武是苏州警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教官比拼”,体现出全市公安教育培训工作的当前最高水平。
打铁还需自身硬,要育人先训己。警校校长钟梅说:“将按照‘做精、做专、做强’的要求加强实战教官队伍的培养,为打造更高水平、更高素质的苏州公安队伍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作为教官队伍中的佼佼者,警校学员管理大队二中队副中队长王猛以突出的表现,获得了这次比武“综合体技能、现场公开课”两个科目第一名和个人总成绩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虽然年纪不大,但王猛的经历却不简单。从事警务实战教官工作8年来,他共培训学员5800余人次,组织开展处置突发事件能力训练、公安民警心理行为能力训练、枪械训练、个人防卫与控制技能训练等课程4100余课时,参与培训学员5800余人次,带领学员执行各种安全保卫、警卫、群体性事件处置等勤务160余次;2013年还曾代表江苏参加首届全国公安机关警务实战教官技能比武活动,并被公安部授予全国“优秀实战教官”称号。丰富的实战经历和培训经验让王猛对民警教育训练工作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实战中,我们的民警不缺乏勇气和担当,最缺乏的是安全意识。”
在全国,近年来经常有民警在英勇制止违法犯罪过程中发生流血牺牲,王猛说:“如果民警的安全意识训练到位,有些悲剧是可以避免的。”在训练中,王猛一直倡导戒备意识、距离意识、掩体意识、沟通意识等安全意识训练,让民警在依法履职的同时,能够有效地保护自己,保护群众,避免不法侵害。
在全市公安机关,为了不断提高民警的实战能力,包括王猛在内的多名专职教官还曾至基层随岗锻炼,从实战中发现问题,在教学中解决问题;此外,127名业务突出、经验丰富的一线民警被选为兼职教官,参与教学任务,向民警传授经过实战检验的“独家功夫”。
一支优秀的教官团队通过以点带面,推动着整个苏州警队的实战水平不断提升,有效增强了民警的安全意识和实战技能,也提高了公安机关的核心战斗力。
2015年,在包含各项公安业务的全省公安机关考核竞赛中,市公安局摘得“优胜单位”称号,四家部门被评为“警种业务优胜队组”,4名个人被评为“警种业务标兵”。据第三方统计机构的数据显示,2015年苏州市民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对公安队伍的满意度、对执法办案的满意度均保持在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