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5年,苏州警队以占全省13.7%的警力数,承担着全省五分之一的执法办案量、22%的报警量、40%的流动人口管理、60%的常住境外人口管理。在人少事多的情况下,全市公安机关攻坚克难,快破大案要案;顺应民意,多破民生案件;主动作为,维护公共安全;紧盯不放,净化社会环境,构建起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全力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与此同时,全市广大民警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广泛收集民意、和谐警民关系;在精准的民意导向基础上,各公安部门单位简政放权,升级便民举措、让群众少跑路,依托科技支撑,提升警务效能、让数据多跑路,打造警方服务品牌,围绕“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的目标,改革创新、破解难题,先后在出行、居家、办事等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推出系列“警务新政”,让市民得到更多实惠,更多便利,将承诺落在实处。
这些成果的背后,是全市1.3万公安民警、3.8万警务辅助人员、3千武警消防官兵以及4.1万志愿加入“义警”的各界群众的履职尽责、努力拼搏;是在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全年处置110警情数达385万余起,同比上升16.5%,特别是在圆满完成第53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安保、第4届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安保等重大警务活动,警务工作量不断加重的情况下取得的,更显难能可贵、来之不易。
据第三方统计机构的数据显示,2015年,市民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对公安队伍的满意度、对执法办案的满意度均保持在95%以上。
本期,我们通过一组数据,让读者“数据看成效”,直观感受苏州警队如何以辛苦指数换得全市社会治安形势的总体平安稳定。
222万:
“苏州公安”网上办事服务进一步提档升级,陆续推出“苏州公安”手机APP、微信公众号以及新版网上办事大厅,实现353个公安行政许可、审批、管理服务事项网上运行,全年网上办事大厅共办结各类办件305万件,其中全流程办理222万件,手机APP共受理网上办事大厅业务28万件,网上办事服务满意率达99.79%。
1041:
自主研发“车辆特征智慧识别系统”,能够自动识别1041个车辆品牌及型号,全年预警拦截货车上高架违法行为6132起、识别假套牌车辆1564辆次、查处克隆出租车8辆。
7.1%:
犯罪预测系统已经在71个派出所开展应用,凡运行三个月以上的派出所,91种违法犯罪警情总体同比下降7.1%;去年5月正式上线运行的人像识别系统实现单次人像比对秒级响应,先后比对抓获已经改变身份的全国在逃人员17名,直接认定身份不明的犯罪嫌疑人61名,破案158起,并在世乒赛的赛场安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市第一
借助新闻广播直播间、网上警务室、微博、QQ、微信等新载体,网上网下相结合,一年开展恳谈活动1.9万余场次,征求意见建议2000余条,解决群众实际困难600余件;全年11期500余场的“警营开放周”活动,累计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党委政府职能部门领导以及各界群众代表2万余人走进警营,听取工作汇报,体验警营生活。
荣获2015年度“寒山闻钟”论坛八个奖项中的七个,连续三年取得全市第一的好成绩。
“家门口”办证
全市180余个户籍派出所全部完成出入境分理点建设,市民可在“家门口”就近办理相关出入境证件,并可享受表格免填、照相免费、快递送证上门等服务。
杜绝“奇葩证明”
为方便市民办事,杜绝“奇葩证明”,去年9月,通过内部信息系统改造升级,消除壁垒、共享信息,全面取消公安机关内部之间需要相互提供的24种证明和需要外单位提供的10种证明以及50种公安机关对外出具的证明。
5700余万
在“五进走访送平安”活动中,广大民警全年累计走访家庭123.16万户、243.39万余人,走访企事业单位10.63万余家,开展安全、法制培训154.15万次、安全检查172.42万次,直接防范阻止通信网络诈骗530余起,避免或挽回财产损失57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