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的一天凌晨,一女子向110报警,她在下班途中,被人抢走手中的手机。接到报警后,指挥中心调度员迅速通过电台指令就近巡逻车赶到现场,经过合围布控,民警很快将这犯罪嫌疑人抓获。“没想到民警行动这么迅速”。犯罪嫌疑人在被警方抓获后说。
在犯罪嫌疑人看来,警方的到来有些让他出乎意料,但在市公安局指挥中心的民警看来,这正是信息化条件下,智能指挥调度上下一体的结果。近年来,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加快转型,不断朝指挥扁平化、平台一体化、处置实战化、管理规范化发展。在指挥中心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指挥”能力不断增强,“中心”地位逐步确立。60余名民警、100余名文员,全年无休,坐镇苏州公安的“大脑”,倾听来自城市各个角落的“紧急呼救”。
在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大厅里,分布着显示区、接警席位区、指挥调度区等多个区域,包含了46个接警席位、12个指挥调度席位和30个专业警种联合执勤指挥席位。接处警系统、智能指挥调度系统等现代化的科技系统,每天承担着市区9000多起群众110报警的接听和指挥调度工作以及重大警情的应急处置工作。
“如果把指挥中心比作‘大脑’,高科技的系统则是公安工作正常运转的‘中枢神经’,分散在全市各个地点的处警巡逻车就是‘触手’,每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工作成效。”指挥中心主任马利忠说。
据了解,正常情况下,苏州全市每天都会有2400名民警、8000余名警务辅助人员在路面上,根据市、县(区)、派出所三级指挥体系的防控指令,有针对性地开展巡防工作。与此同时,依托接处警巡逻车的无线电通讯系统、GPS 定位系统,指挥中心可以实时了解警车的分布情况及民警、警务辅助人员的工作状态,一旦发生警情,便可以第一时间调度就近处置,参与应急布控,提高现场案件抓获率。
为了提高110接警和基层处警质量和群众满意度,市公安局指挥中心还建立了满意率短信测评系统,自2011年10月起,指挥中心开始对每一起“110”报警实施短信回访。对群众不满意的警情,指挥中心通过市局民意反馈平台,流转至基层处警单位,由分管政工或接处警工作的领导与报警人沟通,了解不满意的原因,检验改进接处警工作质量。
据了解,目前,苏州平均每天通过“110”呼入的电话报警量达9000多起,有效报警仅5000起左右。而真正的违法犯罪警情仅8%,其余均为救急、救险、求助类警情。为了满足群众服务、救援等方面的需求,苏州警方还及时建立了110社会联动工作机制,对不属于公安业务范围的警情,依托这一机制,协调48个政府联动部门应急处置。
“此外,我们还借助每年的110宣传日,开展集中宣传活动,大力宣传110报警常识、110服务范畴、110社会联动机制等。”指挥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一方面让社会各界更加理解110、关心110、支持110、珍惜110; 一方面呼吁和引导群众遇有紧急警情拨打110,遇有社会求助拨打12345等政府公共服务热线,使110社会联动工作更加深入人心,有力促进社会求助合理分流,有效节约和用好公安机关有限的应急处突警力。
今年1月10日是全国第29个110宣传日。为大力宣传警方110接处警工作,充分展示110在依法打击违法犯罪、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积极推进平安苏州建设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市公安局还于4日在全市范围启动了以“110,与您携手共创平安”为主题为期1个月的110集中宣传活动。
“接警的民警好忙啊,电话一个接一个,有时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他们真的挺辛苦!”6日,在110接处警大厅,前来参加警方组织的“邀您走进警营,体验接警工作”活动的姑苏区居民张阿姨,看着民警忙碌的身影,一脸的心疼。
近年来,正是在这种多系统配合,多机制呼应的工作创新下,市公安局指挥中心的工作赢得了群众的肯定,据了解,在最近的几次群众满意度调查中,对接警、处警满意率均在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