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抢’警情同比下降五成,刑事发案同比下降近一成,社会治安群众满意度持续上升。”这是南通市公安局一份来之不易的平安成绩单。
近日,南通市公安局被省委、省政府评为“2011-2014年度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近年来,为切实增强驾驭社会治安管控能力,全市公安机关加快打防管控体系的转型升级,在完善立体化治安防控设施建设的同时,进一步优化重组巡防力量,实现了“天网”点线面全覆盖、打防无缝对接。
“三道防控圈”把治安防控延伸到江海
“一大队,请注意!一辆涉嫌套牌的苏F359XX红色奥迪轿车从钟秀路、人民东路路口进入市区,请注意拦截。”12月11日12点50分,对讲机里传来南通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科技大队的指令,路面执勤交警迅速设卡堵截,科技大队民警通过监控锁定嫌疑车,随时向路面通报情况,不到20分钟,执勤交警成功拦截嫌疑车辆,并在车内查获少量冰毒及吸毒工具。
2013年以来,南通公安机关以组织实施巡防体系重组工程为契机,启动了监控点位加密、社会监控外延、“3·20”工程扩展等重点项目,织密全市视频监控网络,以进出城市的必经通道为重点,构建以“高清监控图像综合应用系统”为基础的全市三道防控体系圈,即以环主城区18座桥梁为核心的第一道防控体系圈、以环市区24座桥梁为中心的第二道防控体系圈以及沿江、沿海大范围的第三道防控体系圈,实行全时空、全封闭设卡布防,全面封堵犯罪通道。
治安防控职能管理平台、“网格化”巡防机制连续两年获南通市政府“创新奖”。
民意导向整治“顽疾” 有效净化社会环境
12月10日,在全省公安机关“惊雷”集中清查整治统一行动中,南通崇川警方在观音山新城某宾馆内抓获盗窃犯罪嫌疑人赵某,破获辖区3起入室盗窃案件。
此次清查整治行动中,南通市公安局设立统一行动指挥部,由局领导坐镇指挥调度。全市所有治安卡口、警务查报站、公安检查站开展24小时武装值守,每天投入全局二分之一警力,形成以情报研判为支撑,多警种专业分工、多层级协同联动的合成作战新模式,提高打击犯罪的精确度。两天时间,警方共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114名,在逃人员23人。
立体打防、合成作战已成为南通公安的警务常态。近年来,南通警方以民意为导向,针对黄赌毒娼、食品药品犯罪、涉枪涉爆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治安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整治,开展了“打四黑除四害”“无声风暴”“治爆缉枪”等一系列专项行动,有效净化社会治安环境。
一区一策 大巡防成就大平安
12月9日晚6时许,在如东县掘港镇人民南路一家店面门口,犯罪嫌疑人李某趁人不备砸碎车窗玻璃,窃走车内一只拎包。这时,店内的失主发现了李某,立即追了出来,附近的居民也纷纷追赶。慌张的李某溜进一条胡同,想要翻墙逃离时被附近赶来的巡逻民警和两名群众联手制服。
“哪儿治安问题突出就整治哪儿,哪类犯罪行为猖獗就重点打击哪类犯罪。”南通市政协副主席、公安局长秦剑平介绍,按照“整合资源、部门联动、切块整治”的思路,南通市、县两级公安机关均组建了巡特警专职机构,建立起层级巡防体系,特警支队、机关夜巡队、派出所巡防中队等力量分层级开展重点区域、卡口值守、主城区巡防、社区巡防和群防群治等工作,着力提升街面见警率、民警管事率和治安控制率,全市刑事发案同比下降8.2%、“两抢”案件同比下降50.9%。
同时,大力推进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强化流动人口、行业场所治理,严厉打击突出刑事犯罪,形成重点地区整一块、清一块、长效管理一块的良好局面。此外,把打好安全领域保卫战贯穿全年,以道路交通、消防、危险物品、内部单位为重点进行全市范围的整改。仅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先后走访化工企业、危险物品单位、党政机关、水电气油、金融、学校、等重点单位1.2万余家次,排查发现各类安全隐患1298处,有力维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