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平安江苏
省公安厅提醒考生和家长:谨防高考诈骗
2014-06-06 10:07:00  来源:江苏长安网

  随着今年高考来临,不法分子开始将目光聚焦在高考学子及其家长身上,通过各种手段博取信任后非法敛财。江苏警方着重提醒考生和家长谨防诈骗。

  据省公安厅有关部门统计分析,高考诈骗活动一般主要集中在两个阶段:高考前夕,不法分子自称可以提供试题及答案,以及传递答案的手段等;录取前夕和录取过程中,不法分子自称有“熟人”,花钱可以上好大学、好专业,不够分也可以上大学等。

  四类考生、家长最容易成为骗子紧盯的目标:希望孩子读名校的家长,不惜花费重金找“门路”;孩子成绩与志愿学校录取分数线有差距的;接受不了孩子高考落榜,为了一张大学文凭,一些家长宁愿花钱也不肯丢面子的;对招生流程不了解,少数家长四处托人走“后门”的。

  从近几年破获的高考诈骗案件来看,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八类:

  手段一:通过手机短信或网络聊天,向考生、家长发送“出售高考试题”“花钱可以上重点大学”等虚假信息;

  手段二:谎称自己是某校招生代理人员或招生人员,或与高校领导和招办人员有特殊关系,吹嘘自己可以拿到内部指标或计划外指标等。更有甚者,还谎称高考成绩低于专科录取分数线的考生,也可以录取为本科;

  手段三:打着自主招生的幌子,将自主招生混淆自由招生,向家长承诺只要肯花钱就可以搞到自主招生的指标;

  手段四:故意混淆自考、成人高考、网络教育与普通高校招生的区别,蒙骗考生、家长;

  手段五:通过邮局、快递公司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让考生将学杂费打入指定的银行账户;

  手段六:伪造军校招生公文、公章等蒙骗考生和家长,骗取钱财;

  手段七:利用考生及家长不熟悉招生程序的弱点,打着本科补录旗号行骗;

  手段八:在录取信息正式公布前,利用家长和考生急于了解的心理,以可以提前获取招录信息为名骗钱。

  江苏警方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一定要慎识别、多考察,谨防招生诈骗。一是按照国家正规高考招生条件,通过正规途径参加招生考试;二是通过正规途径查询学校招生简章,及时了解学校的招录情况和分配情况;三是缴费一定要到财务部门并索取收据,不能交给个人私下收取;四是如果遇到招生诈骗,一定要保持冷静、及时报警并收集好相关证据。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