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泰州海陵分局积极创新社会动员组织形式,探索建立了一个以人民群众为主体、以协会组织为依托、以信息系统为支撑、以精细管理为抓手、以多元激励为保障、以公安机关为指导的升级版群防群治组织——平安义工协会,该协会从与违法犯罪活动碰撞几率较高的特殊行业、特殊时段和特殊区域活动人员中吸收成员近万人。截止目前,共提供各类有效线索200余条,协助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员58名、逃犯15名。
一、强化组织网络建设。一是筹建协会。报经主管部门审查批准,成立了海陵区平安义工协会,选举产生了以该局主要领导为会长,政法有关部门和市区重点行业负责同志为副会长的协会班子,聘请该区政法部门主要领导担任名誉会长,并制定了协会宗旨和章程。二是完善网络。在辖区12个镇街园区和公交、金融、物流等30个行业全面建立分会,镇街园区层面,参照区协会模式,选举产生领导机构,并进一步前移工作触角,在133个社区、村全面建立平安义工工作站;行业层面,选举在行业内品行口碑好、群众威信高、实力较为雄厚的单位负责人担任会长。三是动员群众。坚持志愿加入原则,以分会、工作站为单位,广泛开展宣传工作,动员有意愿、有能力、有精力的群众加入平安义工协会。截止目前,已有万余名群众加入该协会。
二、强化警民互动交联。一是明确责任抓结对,落实复线交联。以警种条线交联、社区属地交联为主,领导重点交联、机关挂钩交联为辅,将包括分局党委成员在内的全体民警与平安义工全部结成“对子”。建立分层次交联机制,考虑平安义工活动时空、接触人群、职业岗位的差异性及作用发挥的实效性,将平安义工分成重点层次和一般层次,分别建立不同的交联频率。二是明确内容抓培训,推进深入交联。把平安义工的职能定位在防范宣传、采集信息、治安巡逻、调处矛盾、搜集线索等一般性工作,并从提高平安义工本人及家庭成员、亲朋好友的防范意识入手,因时、因地、因人开展业务培训,安排工作任务。三是明确渠道抓拓展,促进互动交联。要求交联民警公开通讯方式,并针对有上网习惯的平安义工群体,开通了一批QQ群、微信群。为确保紧急情况快速反应,分局开通了短信反馈功能,设立了专线电话,落实了24小时应急值守制度,确保互动渠道畅通。
三、强化信息平台支撑。该局自主研发了与省厅大平台关联的平安义工管理平台,重点实现了三项功能。一是方便了交联沟通。将所有平安义工队员的基本信息、工作区域及联系方式全面录入平台,实行分类分级管理,可以实现群体、个体的短信联系和反馈,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实现了网上考核。所有民警的交联记录和平安义工的工作情况、发挥成效情况、奖励情况等全面在网上生成,可以原原本本反映整体运行质态,确保了公开透明。三是融入了情报研判。坚持与情报平台关联、有机衔接,所有平安义工搜集的基础信息、嫌疑线索实时导入情报平台,为情报研判开辟了新的源头,形成了打击犯罪的新的增长极。
四、强化激励机制保障。一是经济奖励。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推进平安义工与见义勇为融合发展,建立了300万元规模的专项奖励基金,积极推行“一事一奖”、“一案一奖”。目前,已奖励平安义工79人次,发放奖金3.5万余元。二是互助友爱。在平安义工协会中全力营造家的氛围,积极协调推出了手机话费充值优惠、购买生活用品打折等一批看得见、摸得着的关爱措施。对平安义工提出的合力诉求,依托社情民意管理机制,积极帮助协调解决。对生活特别困难人员,依托协会力量实施帮扶。三是文化引导。坚持把协会文化纳入到平安文化、警营文化中来,依托社区警务室、网上公安局建立了一批平安义工文化阵地,从平安义工队员中先后选树国家级典型1人,有效传播了平安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