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平安江苏
2013年度镇江市道路交通治安管理工作巡礼
2013-12-12 15:00:00  来源:江苏长安网

  2013年,公安交巡警部门以人民满意为目标、服务发展为导向、文明畅通为追求,强基础、抓规范、促发展,全面推进实施“生命防护、城市畅通、文明交通、治安防控、智能交通及民生警务”等“六大工程”,在全市机动车保有量突破60万、驾驶人达81万的情况下,保持了全市道路交通事故数、死亡人数双下降的良好态势,为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创造了安全、畅通、有序、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

  生命防护工程浇筑平安堤坝

  2013年,公安交巡警部门着力深化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进程,切实增强管控工作合力。其间,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镇江市“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3-2015)》,进一步明确了公安、教育、司法、安监、交通运输等13个部门的职责,通过高层把握、宏观调控、明确职能,确保在车辆和驾驶人保有量激增情况下安全形势的持续良好。同时,以“道路交通安全大检查”“货车治理”“电动车规范管理”等专项工作为抓手,突出春运、“五一”“国庆”等重要节点,累计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164万起,有力预防和压降了道路交通事故。

  城市畅通工程打造舒心大道

  2013年,公安交巡警部门以文明城市创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等工作为载体,大力开展城市道路交通秩序整治,强化全市新建、改建道路施工保障力度,有力确保了城区道路疏堵保畅效能的最大化。其间,共完善交通标志452块,维修护栏602处,调整信号配时1600余次。针对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反映强烈的“三小车”、渣土车及“飙车”等突出问题,及时研究对策,通过发布联合通告、成立整治突击队等形式,开展持续性的整治工作。共查处电动三轮车违法行为2322起,拆除电动装置420件,暂扣无牌无证摩托车1540辆,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网友的高度评价。

  文明交通工程绷紧安全弦

  2013年,公安交巡警部门以实施“保护生命、平安出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程为重点,深入普及交通安全知识,不断提高广大群众交通法制意识、安全意识、文明意识和交通出行守法率。其间,共深入600余家企事业单位、社区、村镇、学校,累计上交通安全课3630余小时,展出交通安全宣传图板3700余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5万余份,受教育人数达20余万人。在电视台、报纸、网络等媒体开辟《人车路》《交巡警在线》《小何说交通》等9个交通安全宣传专栏、专版,与镇江文广集团联合打造镇江交通广播交巡警直播室,有效提升了广大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意识、文明意识、守法意识。

  治安防控工程磨砺巡防利剑

  2013年,公安交巡警部门充分发挥点多线长管控优势和管车管路专业优势,认真履行一警多能、一岗双职,严厉打击涉车涉路违法犯罪。其间,借助卡口阵地和流动巡查,加强嫌疑人员身份盘查和网上比对;依托“每日警情”“四色预警”“研判指令”等综合预警性信息,及时掌握各类发案信息,实施精准打击;坚持纠违必查疑、查疑必比对、比对必见底,严厉打击涉车涉路违法犯罪活动。

  其间,共查破各类治安、刑事案件570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230名,查获涉嫌被盗抢车辆120辆。

  智能交通工程彰显管控效能

  2013年,公安交巡警部门逐步完善道路交通指挥控制中心运作机制,建立健全三级指挥调度网络,实现交通信号控制、交通信息查询和发布、路面交通监控、交通诱导、指挥调度、交通违法非现场信息采集等功能汇聚应用。同时,深入推进“3•20”工程建设,全市425处智能监控点每日采集过车数据约390万辆次,为合理诱导交通流提供了数字依据,为快速处置交通堵塞、先期处置交通事故提供了先进手段,为科学调配警力部署提供了最优方案,为打击各类交通违法和治安刑事犯罪活动提供了有力证据。

  民生警务工程搭建互动平台

  深化警营开放、警务公开、投诉接待和值日警官制度,实行首接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限时反馈制,及时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着力为群众排忧解难,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充分发挥互联网传播速度快、受众广、互动性强的优势,开设警方互联网微博16个,及时发布道路交通信息、出行驾车安全指南以及交管部门管理措施,并及时解答网民提问,引导广大网民了解、理解、支持、配合交通管理工作,形成良好的互动格局。同时,以部署实施蓝天工程和污染减排工程为契机,会同环保部门在推动机动车节能减排方面下工夫,淘汰报废老旧机动车3476辆,有效净化了道路交通环境。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