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苏州市局在认真抓好防火、灭火工作的同时,积极根据《消防法》规定要求,拓展社会抢险救援职能,按照“应急军事化、救援网络化、处置专业化”的工作目标,加大应急救援响应机制建设,从人员上、训练上、装备上和机制上认真做好应急救援准备。今年以来,我局消防部门共接处警14999起,出动车辆33152辆次,出动人员190859人次,共抢救被困人员1226人,抢救财产价值1.1亿元,成功处置“6.11”苏州横山储罐场爆炸等重特大抢险救援事故,得到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
一、强化专业训练,提升部队攻坚克难能力。以“实战思维”为引领,以打造公安铁军为目标,立足装备、立足人员、立足实战,狠抓核心战斗力提升。一是以单车作战训练为基础。指导基层中队全方位、各类型地开展车辆性能实际测试,掌握持续供灭火剂时间、最高供灭火剂高度、最远供灭火剂距离等实际性能,并以单车效能最大化为目标,确立和细化各岗位人员的职责任务,开展操作熟练、动作流畅的单车操作训练。二是以基地化培训为抓手。依托应急救援中心硬件功能,重点开展车辆装备和作战力量编成训练及战术训练。深化高层、地下、石油化工、危化品泄漏、建筑物倒塌、交通事故等专业训练。同时统筹组织公安、安监、环保、海事、气象等专业队集中进行业务培训和多部门合成训练。通过系统化、基地化、常态化的训练磨合,全面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三是以作战编成训练为重点。指导基层中队根据辖区特点和灾害类型,有针对性的开展水源充足和匮乏,展开面积广阔和狭小等多种情况下的编成训练,研究完善典型灾害事故“菜单式”指挥流程,形成符合中队实际、满足实战需求的主要灾害类型处置手册,基本实现了同类型灾害的流程化指挥、科学化处置。
二、强化应急准备,提升队伍打赢制胜处置能力。以提升队伍复杂类型灾害的科学处置水平为目标,立足苏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实际,瞄准新形势下发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不断强化探索研究,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快速有效处置灾害。一是不断完善预案处置。先后制定了《反恐怖事件处置预案》、《轨道交通灭火救援应急处置预案》、《水域救援事故应急处置预案》、《重特大交通事故处置预案》和《危化学危险品泄漏及爆炸事故处置预案》等12类预案,并将预案全部输入到“119”消防调度指挥中心的数据库内,一旦发生重、特大火灾及抢险救援灾害事故,立即启动消防应急预案,按预案实施指挥,确保灭火救援工作快速、高效完成。二是不断加强拉动演练。组织基层大、中队对全市3638家一、二级重点单位开展“地毯式”六熟悉,逐一制定灭火预案和“六熟悉”卡。通过随机拉动、现场设情、战术推演等方式,广泛开展高层建筑、地下工程、石油化工和人员密集场所等综合灭火救援演练。对苏州最高建筑、最大跨度厂房、最复杂地下建筑和最长隧道等重点目标开展灭火救援效能评估切实提高了部队面对复杂条件下的攻坚克难能力。三是不断强化部门联动。今年以来,支队自行组织或协助市政府各职能部门组织开展重特大危化品泄漏事故、轨道交通事故、人员密集场所、高层建筑、地震灾害和反恐处突等各类应急救援演练10余次,并结合灾害特点,与相关部门逐一制定完善行业性、区域性灾害处置预案,进一步凸显部门联合作战优势。
三、强化平战结合,构建快速反应战勤保障体系。按照“保障执勤、平战结合、高效供给、有效补充”建设构想,从灭火救援实战需要出发,继续加强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战勤保障体系建设。一是加强基地建设。以苏州应急救援中心为依托,建立健全综合保障基地和物资储备基地,初步实现移动性保障、集中性保障、分散性保障、专业性保障有机结合,满足于全方位的立体作战需求。二是加强后勤保障。初步实现24小时消防车辆装备现场快修的技术保障功能、灭火装备、药剂油料等物资应急运送的物资保障功能和全天候饮食卫生和医疗救护的生活保障功能及一体式调集社会联动机制的组织协调功能。三是加强技术升级。利用FGIS指挥决策系统强化灭火救援行动的流程化、扁平化、科学化,创新开展组织指挥、灭火决策、战术措施、结果应用等灭火救援效能评估工作,同时利用FGIS定位功能和单兵3G图传创新开展网上实战拉动。四是加强装备更新。今年以来,支队积极争取各地党委政府支持,共落实消防车辆装备专项经费1.2亿元,添置78米博浪涛云梯车等先进消防车辆43辆,消防器材装备共计16811件(套),个人防护装备共计14064件(套),同时为轨道交通沿线中队配发了一批热成像仪、生命探测仪等高精尖专业装备,有效提升部队专业处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