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通”一按就可以与民警视频通话;遇到危急情况直接通过“一键通”向民警求助;动动手指,就能在网络上与“片警”交流……如今,社会进入微时代,如皋市公安局积极探索新方式,拓宽群众与民警沟通联系的渠道,将为民服务的触角向群众中延伸,使平安建设更主动、基础更牢固。
“要想和群众走得更近,就得让群众能更方便地找到你。”如皋市副市长、公安局长成明说,走好群众路线关键就在于能不能和群众打成一片,只有畅通警民沟通和联系的渠道,才能把距离拉得更近,把心贴得更紧。
薛警官的“可视通”
对于今年45岁的如皋市公安局迎春派出所孔庙社区民警薛梅来说,通过“一键通”和社区群众“视频通话”,可是赶了一回潮流。“起初我一直是通过发警民联系卡等方式让群众记住我的电话,随时联系,可有的老年人、困难户没有手机,有时候打通了电话却描述不清楚现场状况,这样才想起是不是能借鉴我和女儿常用的视频聊天解决这些问题。”薛梅说。
家住城东社区的高先生2年前因房屋搬迁分得了某小区的2套安置房。没几个月,房屋却出现了裂缝。高先生找到建设局及施工单位,过了好几个月都没有解决。高先生又急又火,来警务室找薛梅反映问题,可是薛梅正好外出不在。这时,他看见了墙上挂着的“警民可视通”,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按了一下按钮。电话很快接通,屏幕上还看到薛梅与他直接通话的情景。当天下午,薛梅主动与高先生联系并相约在城东警务室见面。经过多次与社区、住建局、开发商等多家单位的协商,高先生终于换置了房子,得到了补偿款。
安装“可视通”后,彻底解决了社区群众“见警”问题,民警可在第一时间掌握群众发生矛盾纠纷情况,对群众的不同诉求当场予以解答,或及时分流至相关部门民警处理。
自去年2月开通“警民可视通”以来,已受理群众各类诉求420余件,为群众化解矛盾纠纷60余起,没有发生一起因调解不公引起的上诉案件。
老许的“呼救通”
同薛梅一样,柴湾派出所的许瑞石也是一名老社区民警。在走访村居中,他发现镇上不少老人独居,极易发生安全意外。在向所领导汇报后,他们找到一家科技公司,整合120、119、供电、电信、邮政等社会资源开通“呼救通”,创新建立了“老年人援助中心”。
带着一根天线的小方盒,中间有一个圆形的紧急按钮,用一根挂带就可以方便地挂在独居老人脖子上。“王老太,今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你按这个圆坨坨就可以找到我了。”许瑞石为辖区所有的独居老人分发了“呼救通”,并详细讲解了使用方法。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呼救通”作用,柴湾派出所还组建了“接警组、紧急救援小组、志愿者服务组”等三支队伍,及时对“空巢、孤寡、独居”等三类老人实施救助并提供家政服务。
目前,如皋市公安局联合市民政局将“呼救通”在全市推广。截至目前,已发放“呼救通”1290只,开展救助及服务173人次,在为老人们带来生活便利,降低发生意外风险的同时,也极大地融洽了警民关系,提升了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片警的“微博通”
“请问片警,外地户口可以在如皋办理护照么?”微博用户“小美人大懒猫”通过私信向“如皋片儿警”求助,很快便得到了回复。“如皋片儿警”是锦绣派出所副所长李百战经新浪微博认证的用户名,虽谈不上是“网络大V”,可他的粉丝也近5000人,是个不折不扣的“微博达人”。
虽已年过四十,但李百战却总是“闲不住”,他喜欢接触新生事物,善于用创新来解决工作中的难题。他建立了全市第一个网上警务室,提炼总结出社区警务“3211”工作法,并以“如皋片儿警”的网名注册开通了qq、博客、微博,结交了许多网友。“如皋片儿警”每天都会发布安全防范、消防、法制方面的宣传消息,偶尔还会“直播”出警中的工作感受。凭着真诚的互动和精辟独到的见解,“如皋片儿警”成了如皋网民中的热门关注对象。
李百战为网友提供服务,网友为他提供信息,网上警务办得生机勃勃。台湾网友“晓芸”为寻亲在网上发帖求助,李百战主动与其联系,帮其寻找到失散多年的大陆亲人。事后,“晓芸”在其网站留言,盛赞“大陆警察,真棒”!同时李百战还先后帮助过山东、新疆等地的多名网友找到失散多年的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