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释解教人员和社区服刑人员这两类特殊人群出狱后的工作问题一直是海门市政府、海门市司法局的着力关注点之一。为实现刑释解教人员和社区服刑人员回归后能安身立命、共同参与社会建设。2010年,海门市司法局与南通亚光电子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合作建立省级过渡性安置基地和社区矫正教育管理中心。2012年海门市司法局与南通亚光电子有限公司进一步合作,依托南通亚光电子有限公司新厂区,建成集特殊人群服务管理中心、社区矫正管理教育服务中心、心理矫治中心和阳光就业扶助基地为一体的“三中心一基地”。
基地:就业教育一把抓
南通亚光电子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电容器生产的中型民营企业,走进基地的所在地——位于海门市开发区的南通亚光电子有限公司,该基地工作人员指着一幢宽敞的房子告诉笔者,这幢房子现在提供给司法局建立一个融刑罚执行、帮助教育、管理控制、帮困扶助、心理矫正、公益劳动、技能培训、安置就业、延伸帮教、法律服务“十位一体”的“三中心一基地”。据介绍,整个基地占地约2050平方米,分为执法监督区、身心放松区、服务管理区、心理矫治区四个区域,设有办公室、监控管理室(应急指挥室)、法检警务室、教育谈心室(延伸帮教室)、入(解)矫宣告室、爱心超市、法制宣传室等14个功能室,由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安排专门工作人员入驻;劳动区域,设立一个车间,作为社区服刑人员的公益劳动场所,全市490名社区服刑人员在这里每月一次参加集中公益劳动;活动区域有集中教育室(技能培训室)、图书阅览室、体育活动室等功能室,为特殊人群提供一个学习法律法规、接受技能培训、参与文体活动的固定场所。
企业:负责任有担当
阳光就业基地以专门生产电熔器的南通亚光电子有限公司为依托,着力于为刑释解教人员出狱后的工作铺路,让他们通过过渡性就业顺利地回归社会,促进社会和谐。建立阳光就业基地并接纳刑释解教人员进公司就业,亚光电子公司负责人同时也是该市政协常委的张冲全力支持着这项工作。
张冲对自己的公司作为海门市的阳光就业基地感到荣幸,他告诉记者,自己在创业时以及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所以当政府需要的时候,当然会力所能及地回报。今后我公司将择优录用特殊人员,并保证做到不歧视、不刁难、同等待遇。公司还计划安排优秀工人与特殊人员结成“一帮一”帮教对子,在思想、工作、生活各个方面给予他们更对的关心。据了解,部分将在亚光电子工作的特殊人员会享受到和公司其他员工同等的工作待遇,但又会在精神上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张冲介绍说,他将会在管理这一特殊群体上多创新,在实践中探索适合这群人的管理方式,让他们在最短时间融入他们公司,融入社会大家庭,享受到来自公司、政府和社会的关爱、温暖。
司法局:关注与沟通并举
对于就业基地的选址海门市司法局有严格的要求,此就业基地是司法局经过多方面考察而定。为了特殊人员重返社会后能快速适应工作并融入到社会大家庭,享受到各界给予的关爱,该局寻找工厂面积适合、工作强度相当、待遇较好且通力合作的企业,与之商议并给这一特殊人群着力营造一个安定、稳定且健康的工作、生活环境。现基地有21名专职工作人员、5名专职社工。基地主要为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以及被判处缓刑、管制、监外执行、假释四类社区服刑人员,提供心理辅导、教育矫正、食宿安排、法律咨询、就业指导、权益维护以及个人创业机会等社会帮教服务。为保证基地正常运转,以市政府名义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对刑释解教人员、社区服刑人员实施阳光就业工程的意见》,规定:各级财政部门将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领导机构、办事机构的工作经费列入日常运行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将刑释解教人员和社区服刑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以及安置帮教、社区矫正志愿者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对企业每安置1名5年内刑释解教人员和社区服刑人员奖励5000元,列市财政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