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平安江苏
南京市以“消防进社区”为载体推进基层基础工作
2013-05-17 17:00:00  来源:江苏长安网

  今年以来,南京市创新体制机制,部署实施“消防进社区”活动,构建政府统筹、综合治理的新型基层消防安全管理体系,全市消防安全基层基础建设迈上新台阶,火灾起数、亡人数、财产损失分别同比下降62.19%、77.78%、 33.61%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坚持政府统领,完善社区消防工作组织领导体系。将消防安全置于社会管理创新工程框架之中,多层面加强基层消防工作组织机构体系建设。一是明晰责任主体。南京市政府专门印发了实施意见,市消防安全委员会以全年1号文印发社区消防工作达标考评方案,分工落实15个职能部门工作责任。各级公安、综治部门分解工作指标,形成层级化责任网络体系。《南京市消防管理条例》、《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实施意见》分别以地方立法、政府文件形式确定了政府、基层组织社区消防工作职责。《南京市“十二五”消防事业发展规划》确立了社区消防阶段性发展目标。二是落实监管机构。全市13个区县,84个街道、29个乡镇相继成立消防安全委员会。依托街道、乡镇综治办组建消防办公室,将火灾隐患整治纳入综治工作范畴,垂直指导社区、村委会综治干事、民警开展群防群治,具体履行基层政府监管职能。三是打造管理平台。以社区民警进入社区党组织任职为契机,按照有一处固定场所、一套组织体系、一套防灭火设备、一套管理制度的“四有标准”,投入2900余万元在1321个社区(村)建立了消防监管工作站。站长、副站长分别由社区主任、综治干事和民警担任,在街道消防办、社区(村)两委统一领导下工作,列入综治工作、社区警务考核,使基层消防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二、坚持多措并举,创新基层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机制。实践中,南京市深化机制创新,丰富消防工作形式和内容,着力打牢社区消防工作根基。一是“网格化”巡查。划分113个街道“大网格”、1321个社区“中网格”、8418个小区(重点单位)“小网格”,分级培育示范点137处。157名消防监督员、903名社区民警、1259名综治干事挂钩各级网格,定领导责任、定人头任务、定时限标准,发动2万名基层工作人员,实施扁平化拉网式排查。结合市政府“动迁拆违”会战,集中清除一批火灾高风险集聚区,拆除隐患建筑12处,建筑面积6.1万平方米,搬迁“三合一”住户780人。二是“源头化”监管。各社区依托消防监管工作站,发动民政、安监、城管等部门以及楼栋长、低保户、党员志愿者等社会力量,主动开展消防宣传、防火巡查、隐患排除等自治管理,形成“1+X”监管网络。综治干事开展生产加工企业、五小场所、易燃易爆单位“三条主线”重点排查;社区民警将治安、人口管理与消防工作紧密结合,以人员密集场所、出租屋为重点推行“巡查双推进、线索双查证、隐患双排除”;楼栋长、村组长负责对居(村)民居住区消防安全状况进行动态管理,报告火灾隐患。三是“社会化”宣传。将消防宣传教育纳入“平安社区”、“文明社区”创建活动。发展3.9万名社区消防志愿者,开展“进村入户”宣传活动,建设“消防志愿者之家”,成立“青春闪亮新街口”消防宣传点,荣获江苏省青年志愿服务事业贡献奖。全市成立721支社区消防安全服务队,重点为空巢家庭等弱势群体提供服务和救助。3033个居民小区建成面向群众的固定消防宣传栏。1207所学校、幼儿园聘任民警消防安全辅导员。依托社区服务中心、文化馆等科教文化场馆建设61处消防体验中心、198处消防文化主题广场或文化长廊。四是“自主化”管理。深入推进 “消防之友俱乐部”民间消防公益社团组织建设,发展会员单位920余家,筹集公益基金700余万元。会员单位强化行业自律,开展信息联动、互助巡查、自治自管、自救演练,推行星级会员、安全员评定制度。以行业消防工作“排头兵”名义定期组织行业自查,劝改重大火灾隐患。俱乐部成立以来,共组织消防互查268次,检查单位1355家,督促整改火灾隐患218处。

  三、坚持专群结合,夯实基层火灾应急工作基础。各地加大消防基础设施投入,市政府出台了加强消防水源建设的意见,补建消火栓515个,铺设老旧小区消防供水管网6.15千米,设立消防取水码头11处,建立总数约4万人的多种形式消防队伍。一是建设区域性灭火救援联动体系。将火灾事故处置纳入区县政府应急体系合理规划,构建医疗、供水、供电、供气、交通、电信等单位参与的应急保障网络,形成37个区域性联动体系。将3118处物管中心和门卫室作为消防“前哨”,对社区火情开展先期侦测、处置。二是建设派出所保安消防联防队。推行“保消合一”模式,在偏远街道(乡镇)派出所成立保安消防联防队伍,由街道(乡镇)和派出所共管共训。全市49个农村派出所设立执勤点,配备了多功能细水雾巡防车和个人防护装备,其中24个乡镇配备了消防水罐车,达到了“一镇一队一车”要求。三是建设社区灭火联勤队伍。各社区以基干民兵、社区义工、保安队伍为主体,群众志愿者为补充,组建总数约30人的志愿灭火队伍,设立消防器材集中供应点,统一配置12类常用器材。社区综治干事、民警定期对志愿队员进行消防培训,并将手机号码网格化编组,一旦发生火情立即群发短信,由邻近队员自行到场扑救。四是建设居民小区义务消防队伍。3227个居民小区建立2969支以物业保安、水电工、群众志愿者为主体的义务消防队。物管小区由物业公司牵头成立义务消防队;无物管小区将门卫保安与志愿者巡防结合起来,实行家庭火灾联户联防,每栋住宅聘任1人担任“义勇消防员”,发放消防背心、灭火器材,承担楼栋火情先期处置和人员疏散引导工作。同时,动员全市255幢高层建筑、1512家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建立企业消防队伍,担负内部自救任务并兼顾周边,实行“消防服务外包辐射”,切实壮大基层火灾应急力量。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