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武警支队作为维护淮安稳定的重要武装力量,在参与社会综合治理方面积极主动作为,为平安淮安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我们要加强政策和机制对接,更加积极探索创新社会综合管理模式,构建齐抓共创新格局,共同干好维稳这件大事。”建军90周年前夕淮安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赵洪权慰问一线武警官兵时表示。
市委政法委高度重视武警支队的建设发展,将其纳入大平安创建体系之中,确保任务衔接顺畅不断线,共同推进大平安创建向纵深推进。
共同打造法治宣传品牌
“法律快车”进军营、举办普法主题知识竞赛、法治文化宣传展板到军营巡回展、法律专家专题讲座……这些灵活多变的法治宣传方式颇受官兵喜爱,也是最近几年市委政法委与武警支队共同探索创新的普法形式。在法治宣传方面,不断挖掘丰富法治文化,以新颖的模式和载体将专业法律知识转化为官兵喜闻乐见的形式,不断提升官兵的法律素养和守法意识。
今年4月,在武警淮安支队淮安市中队军营里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文化宣传活动,图文并茂的法治讲堂,让官兵们受益匪浅;资深法律专家与官兵一对一答疑,打消了官兵们的疑惑;尤其是法治文化情景表演,让官兵们深受教育和启迪。这是淮安市司法局联合武警支队开展“送法到军营”活动的启动仪式,今后每年都将举办这一活动。“军人是法治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之一,尤其是青年军人更是重中之重。”作为综治成员单位,市司法局将积极探索新模式让军人成为普法的主角,不仅作为被普法对象、更是法治文化的传播者。
作为军地共建项目之一的法治文化建设已成为我市普法宣传的独特品牌。目前,市委政法委与武警支队正在整合资源,全面推进“法律拥军”品牌创建和“一队一品一特色”创建活动,确保形成一批有内涵、有影响、有成效的特色普法品牌。
聚力创建平安幸福淮安
恐怖威胁和恐怖势力现实存在,仅靠武警、政法等专业力量反恐是不够的,必须走专群结合的路线。守护地方的稳定安全,必须要建立健全反恐工作格局,完善反恐工作体系,加强反恐力量建设。坚持专群结合、依靠群众,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群防群治活动,筑起铜墙铁壁,使暴力恐怖分子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今年6月,市委政法委联合民航、公安、武警、消防等多家单位在涟水机场进行了一场以实战为背景的反恐演练,有效整合了反恐力量,提升了实战化水平。市委政法委与武警支队始终坚持大事大抓的强劲态势,在情报收集研判、维稳思想动员宣传、整合专群力量等方面深度融合,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不断提高信息灵敏度,分析准确度,确保处置行动的高效率。
携手参与社会综合治理
“社会综合治理是个系统工程,大工程,方方面面的力量都应广泛参与,武警支队责无旁贷,更要走在全社会的前列,主动化解各类社会矛盾。”武警淮安支队支队长王青海说。
近年来,在文明城市创建、精准扶贫攻坚、禁毒缉毒等方面,市委政法委协调武警支队广泛参与,携手开展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活动。在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武警支队每月派出6名官兵担负2天的文明交通疏导员,每天有12名官兵荷枪实弹巡逻在车站、机场等重要目标和地区,定期到敬老院看望慰问老人,帮助收拾卫生;精准扶贫活动中,武警支队定点帮扶1个贫困村,与10户贫困家庭、22名贫困学生结对帮扶,仅资金投入5万余元。
携手参与社会综合治理,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是市委政法委与武警支队深度融合的重要方面。在服务社会大局、化解基层矛盾方面,大胆尝试探索,文明创建一起抓,扶贫攻坚共同做,不断将综治工作具体化、机制化;进一步提高社会综治信息化水平,加快推进“智慧政法”建设,实现多部门联动的综合治理机制;尤其是在社会面有效管控方面,不断加大力量投入,定期联合检查、突击检查和明查暗访,有效提升社会面管控水平。
目前,市委政法委与武警支队的深度融合工作已迈出实质步伐,尤其是在组织领导、政策衔接、体系融合、力量整合等方面已初具形态,为有效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平安淮安提供了重要力量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