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沭阳县474个村(居),每当人们提到“综治评事会”这个群体自治组织,都竖起大拇指点赞,夸他们说:“是群众眼中的“香饽饽”。
沭阳县扎下沙巷居委会10组村民出行的道路都是土路,因年久失修,路面坑坑洼洼,泥水连片。去年10月份,乡里打算把土路升级为水泥路,这件事可遇到了麻烦。“路两边都被附近的村民种上绿化苗木,修路需要清理两边的苗木,涉及到自己的利益,村民们都不乐意。”
沙巷居委会综治评事员刘军同志主动站岀来,放下手头活,挨家挨户了解庄邻诉求,召集大家多次聚在一起商谈。在他的努力下,成功化解修路矛盾。
沭阳县针对当地新型矛盾纠纷不断出现,传统的人民调解组织难以实现新形势下需要的实际情况,在村建立了“综治评事会”,有效解决了一批当地未能化解的矛盾纠纷。村“综治评事会”采取评理的方式,由当地调解能手开展调解工作,对纠纷本身进行评判和分析,促使当事双方降低诉求,达成调解协议。同时,也为村里的重大事情进行决策“撑舵”,代表群众的心声,公道办事。
各村“综治评事会”在村综治中心的指导协调下,立足本村实际,从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退休职工、群众老代表“五老”人员中选出。这些人员德高望重,热心公益,在当地具有话语权的优势,结合村(居)综治中心推荐,在充分征求广大村(居)民意见和“五老”本人意见的基础上,注重以德服人,选拔产生。“综治评事会”一般由5—7名“五老”人员组成。他们是村综治中心的辅助队伍,发挥着矛盾纠纷信息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法律法规宣传员、义务巡防员的“四大员”作用,担当着壮大人民调解力量、提高自治调解效率、参与治安巡逻防范、参与村里重大事务研究,提升维护辖区社会治安稳定的主要任务。
村综治中心加强对“综治评事会”及新选聘的评事员进行指导管理,及时建立完善各项保障机制,及时向“综治评事会”传达上级有关政法综治工作会议精神,提供法律法规有关书籍、政策、文件,各乡镇场、街道综治中心按季度对“综治评事会”人员加强业务培训,开展经验交流,使“综治评事会”成员明确评事的方式、方法和工作效率,在依法依规的基础上进行评事,因地制宜制定长期管理规定;并实行每半年一次对村“综治评事会”成员进行评比表彰,对工作成效突出的“综治评事”员乡镇实行重奖,有效激励了综治评事会成员工作积极性。沭阳县扎下镇卢巷村罗彩云,已经78岁,老伴去世多年,平时跟着三个儿子一起生活。2014年底,卢巷村新建安置小区,罗彩云一家人选择就地安置。去年7月份,小区建好后,以前的邻居陆续交齐房款,搬进新房。罗彩云却因几个儿子不愿意补齐4万元的房款,迟迟无法住进新房,村组干部多次上门做工作也没解决问题。
俗话说:“养儿养女防后老”。“村综治评事员”晏井学得知此事后,和几位评事员一起找到罗大娘的儿子劝说。经过几次上门做工作,终于说服他们凑齐差价,让老人住上新房,使罗大娘整天笑得合不拢嘴。
沭阳县建立村“综治评事会”创新和拓展了综治工作渠道,丰富了村级综治工作的内涵,开辟了综治工作自我管理、自我调解、自我治理、自我教育的新途径,给社会充满了活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2017年上半年,沭阳县村“综治评事会”成员参与村评议重大事项500多次,参与化解疑难矛盾纠纷1200余件,成功率达98.5%,参与综治、平安、法治宣传活动3000余次,为村最基层一线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