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多元共治打造平安水域
2016-11-09 13:19:00  来源:江苏长安网

 

  江苏省宿迁市是一个具有“两湖两河”(骆马湖、洪泽湖、古黄河、大运河)特定地理标识的地级市。宿迁市公安机关立足平安水域,全面推进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没有水域的平安,就没有全市的平安。”宿迁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江海说。 

  多元共治,打响守护水域“集群战” 

  今年,宿迁市委、市政府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清”三大生态系统。 

  经济发展到哪里,公安就护航到哪里。宿迁警方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全面推动水域平安建设,按照防控风险、补齐短板的要求,全面加强水上基础保障,有计划地组织民警进行游泳、水上救生、驾驶技术、轮机技术、救生装备使用、应急处突等实战训练,努力把水警打造成守护水域安全的“尖刀”。 

  与此同时,公安机关树立多元共治理念,加强与海事、水政、渔管办、湖管办等多个部门联系,建立“重大活动联勤指挥、突发事件互援共处、突出问题联合整治、装备资源互补共用”四大机制,打响守护水域“集群战”。 

  “从过去间断化的联合执法转变成现在常态化多元共治,对水域的生态保护实现了多部门交叉呼应、攻防兼备、有效管控,真正形成了工作合力。”江海表示。 

  立足实际,构建水域特色防控网 

  “水上巡逻是我们的重要职责,一点都不能马虎。”正在骆马湖上巡逻的宿迁市公安局水上分局皂河水上派出所民警胡博说,宿迁的水更清、天更蓝,水域更安全,来旅游的游客和居民心情才会更舒畅。 

  宿迁警方立足本地水域特点,着力打造具有水上特色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升级版。他们根据水域治安刑事案件发案规律,优化治安卡点布局,建立了5个水上治安卡点和1个临时堵控点,形成了封闭的包围圈;针对水上交通事故处理、水上火灾事故救援和群众溺水救助等工作,做细工作预案,加强与民间救援队伍常态协作机制,实现专业救援部门与民间救援力量互补,全面提升了救援工作水平。 

  与此同时,宿迁警方还强力推进水域要素信息采集工作,在船舶户口簿、船民证的申领工作中,推广“网上受理、登门受理、送证上门”措施,上门服务船民,指导涉水单位和船民做好治安防范工作;对“三无”船只逐一登记造册,强化动态掌控,不断提升基础工作服务实战的能力水平。 

  “由于水域四通八达,我们在优化本地防控体系的同时,全面加强与徐州、淮安两地水警部门协作,做到情况互通、堵控同步、案件同破,不断健全‘区域协作、一体设防’的工作机制。”宿迁市公安局党委委员、维稳办主任张以进说。 

  今年以来,全市水警部门登记检查各类船舶2.3万余艘,排查整改安全隐患211处,解救落水群众16人次,有力织密了全市水域的防控网。 

  依法严打,全力保障水域生态圈 

  “我们是宿迁市公安局水上分局民警……”“我们是骆马湖渔政监督支队工作人员……”今年4月,在骆马湖曹甸口门北200米水域,眼看已经被合围了起来,正在逃跑的犯罪嫌疑人胡某等人放弃了继续逃窜的念头。经查,胡某等3人在禁渔期使用电鱼器等禁用工具捕鱼,涉嫌非法捕捞水产品,目前已被移送起诉。 

  “禁渔是保护水域生态的重要举措,公安机关将严厉打击非法捕捞等违法犯罪活动,以水域的稳定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宿迁市公安局水警支队支队长朱裕松表示,只要触及破坏水域生态的“红线”,公安机关绝不手软。 

  今年2月以来,为切实保护洪泽湖、骆马湖及中运河、新沂河等重点流域水生生物资源,宿迁警方部署开展了打击非法捕捞水产品专项整治行动,通过建立健全警渔互动、信息互通、资源互享、执法互助、职能互补等五项协作机制,切实遏制非法捕捞违法犯罪活动。 

  专项行动期间,宿迁警方会同渔政部门,通过发布禁渔通告,散发宣传、提醒资料,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广泛宣传非法捕捞活动的社会危害性,争取群众理解支持,同时邀请基层法庭到河边湖畔开庭,把庭审作为普法教育课堂,公开审理涉渔案件,引导群众自觉禁渔护渔。 

  截至目前,宿迁警方先后开展集中行动41次,出动警力500余人次,查获盗捕人员153人,收缴捕捞工具231件,清理地笼、密网等禁用渔具8500米,守护了良好的水域生态。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