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创新社区治理的“幸福样本”
2016-11-07 16:10:00  来源:江苏长安网

  张家港市有8镇2区,共有153个村委会、134个社区居委会,社区建设水平在全国县级市中处于领先地位。近年来,该市以基层民主建设为中心,不断完善社区治理机制,提升社区治理和服务水平,先后获评“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单位”、“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市”等。截至去年,该市创建成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3个、省级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61个。

  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创新

  大新镇的新东社区,无一处毁绿种菜、无一处违章搭建,环境怡人、优美整洁,群众满意度指数节节攀升,引来了各方关注。该社区先后获得世界卫生组织健康示范社区、国家级防灾减灾示范社区、省级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等荣誉称号。

  新东社区是一个动迁安置社区。3年前,搬迁来的居民虽然人上了楼,一些生活习惯却没“上楼”,将衣物、被子、秋收作物晾晒在公共区域,在绿化带种菜……社区管理中暴露出不少问题。“社区动迁户和新市民比较多,凭社区几个工作人员,管理和服务无法面面俱到。”新东社区居委会主任薛建强介绍说:“社区推行‘支部+社会组织+志愿者’模式,以党组织和党员的主动作为带动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服务,取得了不错成效。”

  大新镇新东社区仅是我市以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一个缩影。

  又如保税区(金港镇),以社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出台了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清单,辐射社区党建基层根须建设,针对规模较大的社区,实行统筹区域资源共建共享,形成“小区域、大党建”的鲜明特色。以后塍中心社区为例,今年以来,社区立足于顺民意、惠民生的服务需求,进一步整合党建资源,逐步形成了以社区党总支为圆心,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引领,以区域共建单位为贴心层,以社会组织、党员中心户、党员群众为连心层的同心圆党建服务模式。

  党建工作是社区建设的龙头。近年来,我市通过完善组织网络,在现有组织框架下,探索形成“社区党总支+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的新型社区党组织网络架构。将辖区内的“两新组织”零星党员、流动党员、离退休党员等全部纳入党组织统一管理。同时,做好民主带动,加强基层党组织“民主选举、民主议事、民主决策”的规范化水平,深入推进党务公开,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此外,我市还通过加强区域党建,发挥党组织优势,积极有效整合区域服务资源,与群众需求对接,主动帮助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解决资源不多、能力不足等问题。

  市民政局局长黄祥亮表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模式,有效解决了村改居等新型社区治理过程中面临的一系列难题,推进了社会治理进一步创新!”

  “政社互动”还权于民

  “我每天早上睁开眼就往中心跑,在这里我学会了跳广场舞和烘焙。”在冶金园(锦丰镇)悦来小区的华夏乐龄服务中心,66岁的周奶奶高兴地说。悦来小区是一个大型动迁安置小区,小区居民来自全镇21个行政村,目前已入住8000余人。“一些老年人原来住在院子里,没事会找邻居聊聊天。现在大家都搬到楼房里,熟络的人少了,孤独和寂寞来了,这些老人怎么办?我们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进华夏乐龄服务中心,经过一年多的运营,改变了很多老年人的生活。”悦来社区党支部书记沈晓燕说,虽然悦来社区只有12名工作人员,但他们已经开展了30多个社工服务项目。政社互动减轻了社区行政负担,让社区回归自治本位。“有了这些社会组织的加入,我们可以腾出时间下去了解社情民意。”

  所谓“政社互动”,是指通过厘清政府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职责,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承担部分社会服务管理的职能,开展政府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双向评估”,建立社区、社会组织、社工(志愿者)“三社联动”社区服务运行机制。

  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基层社区的服务设施需求也不断变化,由过去社区事务办理逐渐走向综合化,居民对精神生活和身心健康的追求也不断提升。如何为居民更好地服务,成为摆在社区干部面前的新课题。2013年,随着政社互动的推动,我市紧扣居民需求热点,攻坚社会治理难题,通过实施服务方式、服务渠道、服务主体“三个转变”,有效推动社区服务提档升级。

  社会组织是“政社互动”推向深处的关键。冶金园(锦丰镇)民政科相关负责人表示,2015年8月,冶金园(锦丰镇)在市第二届社会组织公益创投中,共有32个项目参与创投。此外,2015年,园(镇)财政共出资200万元,支持困境儿童综合援助、养老服务等社工项目及社会组织培育。

  实际上,不仅在冶金园(锦丰镇),近年来,我市的社会组织成为深入基层、服务群众的重要载体。据介绍,我市依托项目实现联动,围绕居民需求开发设计社会服务项目,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益创投等途径,建立了社会组织承接项目、社工团队执行项目、面向社区实施项目的机制。目前登记社会组织880个,备案社区社会组织2144个,社工1622人,2014~2015年,我市投入400万元通过公益创投购买70个服务项目,通过培育、发展,全市开展“三社联动”的村(社区)已达61个。

  “上面千条线,减了一大半;下面一根针,服务更深入!”政社互动后,社区的“小巷总理”纷纷感叹。“政社互动”探索创新“群众满意度主要权重”的社区考核机制,严禁把台账、奖牌、挂牌以及组织机构、活动阵地等事项列为社区的考核评价指标,而是把社区内“群众的参与程度、民主协商的水平、解决矛盾的多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评判的核心。

  居民自治促进社区和谐

  “七村百组汇金塘,左邻右舍多相帮;公共场所不堆物,车辆有序来停放;爱护花木不破坏,晾晒衣物不随意……”一首《金塘社区居民公约》在经开区(杨舍镇)金塘社区广为传唱。“我们社区制定《社区公约》共6章29条,主要从环境治理、社会治安、婚育习俗等方面,倡导居民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后几经修改,变成如今的朗朗上口的84个字。” 金塘社区党支部书记高丽萍介绍说,“可别看这部‘小宪法’,以前很多社区干部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到了‘小宪法’这里,就轻松地解决了。”金塘社区是一个纯动迁安置社区,由7个村的部分拆迁农户组建而成。去年8月24日,经开区(杨舍镇)金塘社区召开居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了《金塘社区居民自治章程》和《社区公约》,并选举产生了社区议事会成员,全面推开居民自治工作。

  “一年365天,我们都有戴着红袖章的平安志愿者巡逻,不仅对‘小偷小摸’起到威慑作用,还提高了居民的环境保护以及安全防范意识。”经开区(杨舍镇)梁丰社区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这些平安志愿者主要以“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为主,小区流行一句话,“我为大家守一天,大家为我守一年。”该社区负责人表示,由于“五老”的带动,参与社区建设的居民变多了。

  去年以来,经开区(杨舍镇)开展村(居)民自治试点,以“党建引领,居民自治,多元共治”为主题,建立“基层党组织领导——村民议事会民主协商——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民主决议——村委会组织实施——村务监督委员会民主监督”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依法依规实现由“替民作主”到“由民作主”的转变。我市村民自治试点今年还被列入农业部、民政部等四部委开展的全国农村改革试验任务,作为全国性课题研究推进。

  黄祥亮说,居民自治让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这种“获得感”既有物质层面的,也有精神层面的,生动诠释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

  市委书记朱立凡表示,在“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中,社区治理工作无疑是“社会文明程度高”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进‘党建引领、村(居)民自治、多元共治、智慧平台’建设,加快社区治理现代化进程,将社区建设成为‘和谐自治家园、多元共治平台、服务汇集之地’!”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