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前来苏州旅游的朋友们!出门在外要格外注意安全,防止电信诈骗……”4月20日,记者在苏州市旅游景点“苏州新丝绸之路博览馆”的休息区看到,金阊派出所副所长张来永正在“平安驿站”给观看平安宣传展板的游客介绍防范小常识,提醒来苏州旅游的客人们注意安全,将平安姑苏理念传递给他们。
“平安驿站”的“微创安”
3月25日下午,正在驿站内做宣传防范工作的姚警官忽然接到博览馆大门口“义警”小王的电话: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从一辆旅游大巴上哭着下来很久,没有大人管护,估计是孩子走失了,让他联络派出所看看有没有孩子走失的报警。姚警官马上与所里联系,得知并没有这类警情后,判断可能是游客的孩子,他立即让博览馆的广播播报了寻找小孩家人的信息,很快找到孩子的父母。原来是来自哈尔滨的张姓夫妇太专注购物了,连女儿跟着别人下楼上了另一辆旅行社大巴都不知道。
自“平安驿站”1月28日挂牌运行以来,已协助查找走失孩童3人次;协助查找遗失物品15次,物品价值超过3万元。
苏州是全国重点旅游城市,每年前来这里游玩的旅客不计其数,一些游客防范意识薄弱,加上当前各类通讯网络诈骗花样多、翻新快等原因,游客被诈骗的现象屡见不鲜。作为旅游目的地“苏州新丝绸之路博览馆”所在地的金阊街道政法委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们联合派出所等相关部门在博览馆休息区开设了“平安驿站”,通过微电影、视频及动画短片等形式宣传防范知识,着力提高游客的防范能力,同时将博览馆内的售货员、导游和大学生志愿者发展成“义警”,协助游客共同做好旅游平安,塑造了“平安苏州、美丽苏州”的形象。
来自马来西亚的游客黄先生在了解了驿站上民警及“义警”的相关工作后,对姑苏区委政法委副书记姚永成竖起大拇指,他说:从小处着手做防范,不仅把警民关系提升到了新的高度,还提高了游客的安全感。
“居家通”搭建“微互动”
盛一碗面条,放上油爆大虾和苏式焖肉两个浇头,这个场景不是发生在苏州某个老字号面馆,而是发生在金阊街道白莲社区。
去年重阳节前夕,“居家通”信息平台上,白莲社区一位老人发了一条“重阳节,我们老人好孤独”的信息后,“邻里先锋守望”党员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就商量开来:不能让老人孤独过节。于是,他们请来了辖区孤老们,让老人品尝社区党员精心制作的焖肉大虾长寿面,过一个温馨而又充满祝福的老年节。
金阊街道联合派出所合力推出“居家通”信息平台,通过短信,以双向互动机制的运作模式,把街道、派出所、社区工作动态、活动通知以及征求信息等群发给居民,居民再以短信的形式回复给社区,有效扩充了与居民群众沟通的渠道,形成“微互动”机制,架起“连心桥”。
目前,该平台已成为社区居民信息采集平台,达到小区居民底数清、情况明,不仅方便了服务群众,还强化人员管控、消除矛盾隐患。家住彩香二村13幢的老徐,发现14幢一户居民为了装修方便,准备把一棵树木砍掉,她在向这户人家说明小区绿化的重要性的同时,还通过“居家通”报告社区,社区工作人员立即上门协调,最终制止了这起毁坏绿化事件。
“红马甲”乐在“微帮扶”
在博览馆内随处可以看到穿着红马甲的“义警”,在场馆外的大街小巷也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金阊街道整合辖区志愿者资源,构建多元化志愿者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社区13支特色志愿者队伍,建立志愿者管理制度。目前已经形成了由街道政法委牵头制定工作制度和年终考评工作,社区负责策划组织志愿者活动等工作,综治干事为联络员,每月一报志愿活动的工作制度。
为提高志愿者队伍专业素质,共建律师事务所免费为志愿者提供法律工作培训,并组建了“送法进社区”服务队,更有效地为辖区居民提供相关的法律服务工作。彩香二村南社区的30位党员志愿者作了3年楼道网格信息员,他们定期沟通信息,及时与对应网格的社工反馈社情民意。今年以来,他们积极向社区提供信息,及时化解楼道漏水、装修扰民、环境卫生、乱堆乱放、老年人赡养等各类纠纷30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