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民主与法制社、中国新闻社事业发展中心、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城市民生建设与民生保障论坛暨2015社会治理创新经验交流会”在北京举行。苏州高新区从190多个参选的城市和地区中脱颖而出,荣膺“首批全国社会治理创新优秀地区”称号。其深化动迁社区融合共治新机制,作为2015社会治理创新优秀案例在会上向全国推介。区领导缪文学出席会议。
据了解,此次会议旨在对“十二五”期间社会治理创新、民生改善工作中的有效举措和先进地方单位进行总结宣传,营造社会各界重视支持社会治理和民生工作的浓厚氛围。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作开幕致辞,中宣部、国务院研究室、国家发改委、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领导出席并作了主题演讲。
近年来,苏州高新区先后建设动迁社区33个,总面积达1200万平方米,其中高层动迁社区13个,总面积达294万平方米。为让搬进高楼的动迁农民真正融入、享受城市生活,高新区以“六大工程”为抓手,积极推进“融合共治”,扎实做好高层动迁社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服务工作,有效提高了动迁农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指数。一是实施“规划引领”工程,增强管理服务前瞻性。加强项目前期规划,注重考虑居民人性化需求,注重考虑社区管理服务实际。二是实施“源头防范”工程,前移管理服务关口。重点把好“物业选聘关”、“房屋接收关”、“业主入住关”、“居民进出关”,将平安治理难题控制在萌芽状态。三是实施“安全保障”工程,夯实居民安居基础。平安是最基本的民生需求,也是高层动迁小区服务管理的重中之重。通过加强人防、物防、技防、制度防,打牢平安社区根基。四是实施“联动共治”工程,形成齐抓共管合力。全力推行“公治”,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积极推行“自治”,社区居委会、社团组织和小区业委会各司其职;重点推行“业治”,配好配强物业管理团队,切实依靠专业的力量管理小区;严格推行“法治”,针对小区内乱出租、乱搭建等乱象,各相关部门严格依照相律法规进行严肃处理、依法整治。五是实施“公共服务”工程,提高居民幸福指数。推行“错时工作制”等因需服务,创新“社区司法服务站”、“出租屋房产超市”等服务方式,强化人性化服务,提升动迁居民对社区的获得感和归宿感。六是实施“文明提升”工程,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通过弘扬核心价值观、倡导公序良治、丰富文化活动、建构智慧社区,加快动迁居民实现从“农民到市民”的转变进程,真正提升动迁居民文明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