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放学时段交通拥堵,摊贩游商蜂拥而至,交通治安隐患丛生……对于许多学校而言,这一乱象如同久治不愈的牛皮癣,令人苦恼。但处于主城区繁华地段的南通市城中小学,校园周边环境却清爽顺畅,长年不见拥堵,摊贩游商绝迹,展现出和谐有序的面貌。细究因由,城中小学实施的“三三五”导护模式,起到了重要作用。
从“一锅粥”到“一条龙”
事实上,仅仅两年多前,当时尚未迁址的城中小学和其他学校一样,每到上放学时段,周边就乱成“一锅粥”,学生紧张,家长焦虑,路人烦躁,不时还会爆出争吵甚至冲突。政府部门和街道社区多次联合整治,却收效甚微,许多人一筹莫展,认为是难解的困局。
对此,城中小学校长陆胜利认为,净化校园周边环境不仅是政府和社会的事,学校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加强导护工作,争取各方支持,优化周边秩序,为学生、家长提供优质的服务。
城中小学新校区东邻市三中,西临濠东路,南北居民楼、商业楼、小商店密布,环校道路狭窄,上学放学时段的交通秩序和安全形势相当严峻。学校一班人提前谋划,在迁址前多次实地走访调研,渐渐形成了思路:整合力量,规范管理,以“三主三全”导护来破解难题。
所谓“三主”,首要一条,学校是优化周边环境的实施主体。陆胜利说,良好的环境等不到、要不来,学校要挺身而出,担起责任。第二,净化校园周边环境是系统工程,牵涉方方面面,学校要起主导作用。三是主动。学校将导护时空拓展到校外,主动与交巡警联系,与街道社区对接,建立了一支专门的志愿者队伍。学校东边道路建好后,学校主动与交巡警沟通,最终从有利于学生安全的角度划了交通标线。学校所在的城东街道南园社区,有一批热心公益的退离休人员,学校主动联系,组建了护学岗,壮大了导护力量,减轻了学校压力,更成为家校和谐的桥梁。
所谓“三全”,是指全员、全程、全方位。全员即全体教工、全校学生、全部家长。围绕学生上学放学,学校出台了一整套工作制度,包括学生放学、家长接送、教师导护、保安门卫、教师驾车上班等,做到全体教工人人参与导护工作,全校学生人人知晓放学规则,全部家长个个明确放学要求。全程即学生上学期间的整个过程,包括雨天、酷暑和寒冬。全方位即导护工作全方位,学生安全管理全覆盖。学校将导护地点拓展到校外马路边、小区路口,导护时间向早晚两头拓展,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定岗位、定人员、定要求,“四不”即不同岗位、不同时间,不同阶段、不同要求,确保导护工作全覆盖。“三主三全”导护方案实施后,城中小学周边交通秩序很快就有了起色,从过去混乱的“一锅粥”,变成了规范顺畅的“一条龙”。
从“门前雪”到“五协同”
如果划分责任,孩子校门外的生活并不在学校责任范围内。但城中小学人的想法更加长远而开阔。他们认为,学校周边环境的管理,不能“各人自扫门前雪”,而要多方协同。在经过与交警、社区一段时间的良好合作后,学校更加明确了“五协同”的思路。
五协同即学校、学生、家长、社区(志愿者)、交警的携手协同。学校主导导护工作、学生遵守路队规则、家长明确放学规范、社区协助导护管理、交警保障道路通畅,各司其职,配合默契,就能形成车辆多而不堵,人流密而不塞,学生安全上学、家长放心上班的良好秩序。
学校努力增加服务内容,拓宽导护时空,与交警衔接、与家长对接、与社区对接;严格管理,实行导护签到制、全员参与制、全程管理制,将导护考核与绩效工资挂钩,做到学生安全管理无缝隙、无盲区。
针对搬迁之初出现的游商摊贩问题,学校要求学生不购买小摊小贩的任何物品,并通过红领巾监督岗、红领巾电视台树立榜样,营造氛围。同时,通过班主任对家长反复宣传,小摊小贩那里“价廉但物不美”,不卫生、不安全,不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没有消费就没有市场,最终,小摊小贩自然散去。
对家长,学校积极宣传引导,赢得心合力。通过每学期开学、每一次家长会和校园网、《告家长书》,学校持之以恒地宣传接送要求,直至每位家长熟知接送要求、认同学校苦心。对新生家长,更是反复告知,实地指导,帮助家长消除焦虑,很快适应新环境。
学校还培养扶持,大力弘扬志愿精神正能量。学校引导支持,成立了南园社区护学岗。护学岗老人每天早、晚在学校周边协助交巡警护送学生过马路,帮助家长开汽车门,为孩子拎书包,成为亮丽的风景线。学校报送护学岗事迹,南园社区志愿者被评为南通市第十四届文明新风典型。逢年过节,学校或组织休闲放松,或请会餐小聚,或送上一份小礼,表示敬佩感谢之情。重阳节,学校开展主题活动,把护学岗所有老人请到学校,在国旗下接受全校学生的祝福和感谢。护学岗老人们得到了尊重,体现了价值,收获了愉快,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现有固定成员60多人,还有更多退休老人期盼能够拿上接力棒。
在导护工作中,学校讲求配合,实现警校共进双赢。每逢学校春游、家长会等重大活动,或临时调整放学时间,学校都第一时间通知交巡警。学校严格执行错时放学制度,做到教师准时放学,家长准时来接。开学报到注册、全校性家长会也实行错时制度,有效缓解交通压力,减轻交巡警工作强度。学校还经常通过家校通、告家长书、家长会、宣传单等方式,大力宣传交通法规,通过“小手拉大手”活动,引导学生督促家长共同遵守交通规则。警校合作、交通顺畅,赢得了上级肯定,省公安厅及各新闻媒体还专门前来拍摄护学场景。
从“守望团”到“护航站”
目前,城中小学周边环境良好,交通顺畅有序。不过,城中小学还有着更高的追求。据城中小学副校长张荣芬介绍,崇川区最近出台了建设街坊青少年护航站的实施办法,将采用“一站五岗”校园周边环境管理模式,学校对此很感兴趣,专门开会研究怎样作为,如何进一步强化。“一站”是指街坊青少年护航站,“五岗”即交通岗、治安岗、街容岗、卫生岗、文化岗。张荣芬表示,学校与交警、派出所、城管、卫生、工商、文化等部门都有非常良好的沟通与合作,今后,学校将采取更加有效、人文的工作举措,并倡导更多的教师和家长加入志愿者队伍,参与到“一站五岗”中来,共同把学校周边环境建设成畅通、安全、整洁、规范、文化味浓郁的美景佳境。
优化学校周边环境,学校和相关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有很多的事要做。但从校门口的导护,到“守望团”,再到正在大力建设中的“护航站”,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学校导护的主动拓展、政府部门的全力参与、社会各界的积极配合,已经为学生构筑起安全文明的成长“立交桥”。这种彰显责任与智慧的护航,将让无数学生更好地文明出行,走向梦想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