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法官叔叔、阿姨,是你们的倾心维权让我重拾了生活的勇气!”日前,被一场残酷的交通事故夺走左臂和父亲生命的重庆少年小川在拿到近50万元赔偿款后,专程给通州法院少年法庭送来锦旗,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通州法院少年审判工作起步于1989年,2001年创设“圆桌审判”模式,2008年5月,作为建制部门独立办公,并在南通市两级法院中率先实行了刑、民、行“三审合一”综合审判模式……20多年来不断创新维权举措,通州法院少年审判工作收获了一个又一个硕果:“全国优秀青少年维权岗”、“江苏省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全省法院少年法庭工作先进个人”……
圆桌审判 以“心”感化
“这里没有我想象中的那样森严可怕,法官就像老师一样和蔼可亲,让我坐在圆桌前慢慢地叙说,而且还帮我联系了法律援助律师,使我之前的恐惧感荡然无存。”今年2月21日,一起未成年盗窃案件开庭,随着“亲和式”审判的进行,法官与小辉在宽松的氛围里,渐渐地取得了心灵的沟通。
消除了紧张心理的小辉,如实地供述了犯罪事实,并希望法官能给他重返课堂的机会。根据小辉的犯罪情节、认罪态度和审前调查评估情况,法庭对其适用了缓刑。重新回到课堂的小辉,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发奋学习。
“‘圆桌审判’不仅缓和了庭审的气氛,而且还不失审判的尊严。”少年法庭法官告诉记者,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主要是由于其自我控制意识不强,辨别是非能力差,法制观念淡薄所致。如何在案件审理中做好少年犯的教育、挽救工作,通州法院进行了不断探索。以教育、感化、挽救为主要内容的“心灵感化”工程,进一步丰富了圆桌审判的内涵,使得未成年人保护实现了“形”向“实”的升华,在这背后,蕴涵着的是深深的人文关怀和“圆桌”之外的延伸服务。
2011年5月,该院推出社区矫正机构工作人员出庭制度,在圆桌上特设社区矫正机构工作人员席,由社区矫正机构工作人员对未成年被告人的审前调查、评估情况进行说明,并接受公诉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质询,同时,也使未成年被告人与社区矫正机构工作人员的对接由判后提前至庭中。
三审合一 以“优”维权
“三审合一模式不仅有利于统一审理涉少案件的法官的思维定向、裁判理念,而且更利于为未成年人维权。”擅长代理少年民事诉讼的高律师如是说。
将青少年维权工作从单一的刑事审判向民事、行政及执行领域延伸是通州法院的又一创新内容。自2008年5月推行“三审合一”审判模式以来,该院在工作中创新维权理念,坚持对涉少案件做到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裁判、优先协调执行,使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在能动司法、优质服务中得到最优先的维护。
去年3月,读初三的少女小俪睡觉时因电暖宝破裂被开水烫伤,构成人损十级伤残。严重的烫伤不仅让如花的小俪遭受了剧烈的肉体疼痛,而且也使她精神上遭受了巨大的煎熬。今年小俪一纸诉状将卖电暖宝的宗某告上了法庭,要求其赔偿各项损失十万余元。
一起简单的案件本可一判了之,但承办该案的法官考虑到,宗某是小本经营,赔偿能力有限。要使小俪的权益落到实处,必须追究上线的批发商或者生产厂家的责任。于是法官决定“延伸调解、千里维权”。经过多次电话联系、信函催促,让一开始“回避”的批发商、生产厂家最终表示同意“坐下来谈”。2013年4月27日,远在福建的批发商和浙江的生产商被“请”到通州,在法官的明理释法下,生产厂家、批发商和销售者按责共赔偿9万元,并当庭交付现金履行完毕。
在少年法庭的工作备忘录上,记者发现,每一个抚育费纠纷案件,被告应当在何时支付子女抚养费,都登记得明明白白。据了解,近年来该院年均审理涉少民事案件120件以上,调解率达85%以上,90%以上的案件得到自觉履行。“我们通过提前督促被告支付抚育费的方式,使部分案件避免了走执行程序,有效维护了未成年人的利益。”该院少年庭负责人说。
开辟基地 以“技”帮扶
“犯错之后,我一直跟着爸爸搞建筑,定时向法官叔叔汇报思想状况。在大家的帮助下,我的生活变得更踏实了!”今年6月,法官在对当初作为街头“小混混”、喜欢打架斗殴的小鑫进行回访时,他向法官讲述了自己缓刑期间的工作、生活情况,小鑫的父亲也对他的改变感到很欣慰。
为进一步发挥延伸服务职能作用,有效地预防未成年犯再次违法犯罪,今年6月,该院在原有帮扶活动的基础上,又在辖区内的知名公益热心企业“江苏康非特动力科技公司”建立南通市首个包含法制教育、情绪宣泄、心理矫治、技能培训等多功能的未成年人帮扶基地,并与该公司签订了联合帮扶协议,借助社会力量,开展技能、品德等为主要内容的帮扶活动。双方约定,帮扶活动由法院组织,由该公司提供场所、为帮扶对象提供技术培训、指定专人对进行指导、为符合就业条件的帮扶对象优先提供就业岗位、请老工人进行传统道德教育。
基地建立以来,该院已经多次组织被判处非监禁刑的未成年犯进行了帮教活动。在10月10日组织的“亲历亲为,感受艰辛与喜悦”活动中,少年犯在基地工人师傅指导下动手操作,亲身体验生产劳动。专题实践活动结束后,少年庭的法官还带领少年犯们来到当年率民众在通州修筑海防大堤的北宋著名政治家范仲淹的塑像前,告诫少年犯们要胸怀大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少年犯们一致表示,今后一定加强法律和文化知识的学习,通过劳动,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去获取财富,自立自强,做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该院的帮扶举措还不止于此。继2012年联合区教育局开展“携手护苗”活动、创办《法制课堂》专刊,与司法局出台《审矫对接暂行办法》后,今年1月,该院在全省基层法院层面率先出台了《未成年犯轻罪记录封存办法》和《合适成年人参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判活动暂行办法》,对封存案件范围、查阅条件、审批环节、保密制度、合适成年人范围、参与方式等进行规范。这一举措为未成年犯更加自信地面对新的人生开启了一扇光明之窗。
如今,通州法院又紧密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地探索、续写着少年审判工作的新篇章,为未成年人撑起一片新的司法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