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以银行卡为载体的相关犯罪不断出现新花样,个人银行卡信息遭泄露、卡片被克隆盗刷给群众带来很大经济损失。对此,今年初省公安厅部署全省公安机关开展联合整治银行卡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已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目前,全省公安机关共立妨害信用卡管理案件37起,破案1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8名,缴获非法持有他人身份证件98张、银行卡1400余张,打掉买卖银行卡犯罪团伙2个,绩效考核位居全国前列。另外,省公安厅经侦部门还整理了部分典型案例,提醒广大群众注意保管好银行卡信息,谨防被盗刷。
典型案例一:境外卡被盗刷牵出POS机“创收大户”
2013年11月,江阴市公安局经侦大队接到线索,某国际信用卡组织向某银行通报,有境外银行信用卡在当地两家公司申领的POS机上进行盗刷,涉案金额数十万元。据了解,这些持卡人都是外国人,他们有的都没有来过中国,怎么会在中国消费呢?
江阴警方随即展开调查。很快,涉案POS机的持有人于某到案。于某交代,因为公司经营状况不佳,她在他人介绍下,去银行申领了POS机,专门帮人刷卡套现,收取手续费。截至被抓时,于某公司的POS机为他人刷卡套现40多笔,涉案金额数十万元。
根据于某的交代,警方顺藤摸瓜,今年3月,对这个专门盗刷境外伪卡实施诈骗的犯罪团伙展开收网,一举抓获李某等犯罪嫌疑人7人、涉案伪卡达400余张,涉案金额高达400余万元。
警方查明,李某伙同他人从境外购买信用卡信息,制作成克隆卡后,专门联系一些公司,让这些公司申领POS机,然后实施盗刷套现,提供POS机的公司会得到丰厚的分成。
典型案例二:卡在身上缘何被盗刷50多万
去年6月,淮安一企业负责人遭遇信用卡盗刷,卡在自己身上,却被人消费50多万元。淮安警方挖出一个特大伪卡犯罪团伙,涉案伪卡40余张。
经过银行查询,警方发现,受害人的银行卡被人在安徽亳州市分六次刷卡消费507217元。侦查人员立即奔赴安徽亳州市,第一时间找到嫌疑人刷卡的商场,经过调查初步掌握嫌疑人为两名30岁左右的男子。
去年7月12日凌晨,淮安警方赶赴广东东莞,将睡梦中的詹某、潘某抓获,并缴获大量赃物及克隆信用卡设备。詹某等人交代,他们从网上获得信用卡信息,然后进行克隆盗刷。一般都是在异地购买大量黄金,然后变卖分赃。
民警发现,被克隆的卡有个共同点,都在广东一家酒店消费过。警方判断该酒店的刷卡设备可能被不法分子安装了复制卡设备,当有人进行刷卡消费时,银行卡信息就遭到复制泄露。目前,警方仍在对此案做进一步调查。
防范对策:保管好银行卡信息
面对频发的银行卡盗刷,该如何保卫我们的银行卡?对此,省公安厅经侦部门为广大市民支招。
据介绍,目前银行卡信息泄露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卡片信息遭复制;另一种则是信用卡的信息泄露。防范第一种情况最好的办法是选择正规的商家进行消费,并全程跟踪刷卡流程。
而对于第二种情况,则涉及信用卡信息的保护。大部分信用卡即使设置了密码,但在某些交易状态下,不用密码同样可以进行交易。“信用卡背面有三个数字叫CVV码,当进行网上交易时,只要输入信用卡卡号、有效期和这三个数字就可以进行交易。”民警介绍,可以将CVV码牢记于心,然后将卡上的数字刮掉。”另外,为了减少损失,也可以为大额信用卡设置当日消费限额,以免被盗刷时损失惨重。
如果已经遭遇盗刷,应第一时间通过银行冻结卡片,然后找最近的ATM机进行操作,并保留交易小票,以证明卡片在自己手上,留存证据,然后报警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