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为江苏现代化建设奠定基础的重要一年。一年来,全省政法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全力履行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责使命,全面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为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提供了坚强政法保障。即日起,“江苏政法”微信公众号推出“2023·江苏政法这一年”栏目,分专题介绍全省政法战线在建设高水平平安江苏、法治江苏中展现的新风貌、取得的新成效。敬请关注。
一元复始岁序开,万象更新启风华。1月13日至14日召开的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要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依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水平。”
高质量发展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选择。政法机关应如何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对此,江苏政法系统的回答自信而从容: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稳增长稳预期、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先手棋”,以法治厘清政府和市场边界、提升服务效率、激发市场活力,让法治成为营商环境“最硬核”“最优解”。
聚焦制度引领
“法治红利”看得到摸得着
2023年,江苏实际使用外资超226亿美元,继续保持全国首位。年度重大工业项目清单中,外商投资项目达108项。伴随着一个个新项目的落地,江苏的“朋友圈”持续扩容。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江苏将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纳入法治江苏建设整体规划,立法实施《江苏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制定出台《打造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实施方案》,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更刚性,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作用,让“法治红利”看得到、摸得着。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构建营商环境,核心在于法治化。”这是江苏政法系统一以贯之的目标和追求,以上率下,头雁带动,江苏各级政法机关上下联动握指成拳聚合力。
2023年11 月28 日召开的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省检察院检察长石时态作《关于全省检察机关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发展情况的报告》。报告内容掷地有声,全省检察机关紧紧围绕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目标,依法能动履行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 职能,综合运用打击、保护、监督、预防等手段,以高质效履职促进优化营商环境,依法保障企业健康发展。
聚焦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出台10项安商惠企司法措施,强化民营经济司法保护,一审审结商事案件18.4万件,标的额1709.3亿元;在全国率先建立上市公司重整、打击破产逃废债两项省级协作机制;服务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制定服务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12条意见,持续打造国际商事海事纠纷解决优选地,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提供高水平、专业化法治保障……2023年,全省法院聚焦“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世界一流”的目标,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这一主题,充分发挥审判职能,践行能动司法,依法护企、暖心安商,让经营主体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全省公安机关着力打造更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努力让企业群众办事更便捷、更省力,有更强更实在的获得感。出台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12项举措。着眼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围绕企业开办、公平竞争、权益保护等重点方面,组织全省公安机关深入实施公安助企纾困、优化营商环境“双十条”举措。
省司法厅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助推经济发展,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出台《关于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政策措施》,推出全力支持和促进“四敢”12项举措,推动出台《江苏省促进和保护外商投资条例》,联合省工商联推出法律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10项举措,多项工作被纳入全省“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42条”“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28条”。
完善服务举措
“急难愁盼”有我在你放心
营商环境是否可感可享,需要一把科学可观的“硬标尺”测量,法治无疑是这把标尺上的“定盘星”。
无论是重大工程的施工现场还是小微企业的车间厂房,一桩桩小事、一件件实事、一幕幕暖事,见证了江苏政法系统与经营主体相互扶持、彼此成就的共赢之路。
2023年4月26日,第23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在无锡知识产权法庭,无锡市中级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钱斌亲任审判长,开庭审理了创业板上市的某智能装备公司诉新三板上市的某机械科技公司侵害实用新型专利权纠纷一案。该案被称为“上市公司恶意诉讼第一案”,法庭依法驳回原告诉讼请求,并判决原告向被告赔偿合理开支。
依法护企、暖心安商,类似的案例不胜枚举,让经营主体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2023年以来,省公安厅食药环侦总队指导无锡市公安局食药环侦支队充分发挥打击违法犯罪、服务经济发展的职能作用,在全市支柱产业、领军行业、龙头企业推广设立“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前哨”,组建多部门参与的知识产权维权联盟,建立快速受案、协作共建、宣传引导、联席会商等工作机制,依托前哨破获知产类案件50余起,为企业挽损3.6亿元,第一时间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受到广泛好评。
在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调查中,江苏得分全国第一。在中国营商环境评价中,南京、苏州“商业纠纷解决”“办理破产”指标获评全国标杆。
回首来路,轻舟已过万重山。展望前程,快马加鞭未下鞍。以法治之光照亮营商环境之路,这正是江苏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目标的深刻内涵与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