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法治江苏
法治惠民恰如春——江苏第六届“4·8”司法日活动扫描
2020-04-09 08:56:00  来源:江苏法制报

  疫情趋缓,春意正浓。4月8日,伴着春天的脚步,江苏司法行政系统第六届4·8司法日联动服务宣传活动如约而至。

  听一听广播里法治惠民之声,讲一讲法律援助的感人故事,查收惠民实事的法治红包;

  看一看名优律师的直播公益讲堂,找一找涉疫法律难题的权威答案;逛一逛法治文化云游馆,40件各富特色的省级优秀法治文化阵地网上展品为你而来;

  学一学12348使用要领,一对一免费法律咨询就找它;一起见证江苏司法行政人逆风前行、齐心战“疫”的12个瞬间,感受依法防控的硬核力量……

  春回大地,生机勃发。全省联动开展“12348·法惠民生进万家”活动,在社会共识中凝聚更多法治精神,让依法防控、依法治理的脚步更加铿锵。

  “司法行政工作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法治惠民是司法行政机关必须作答的时代命题。”省司法厅厅长柳玉祥介绍,持续开展“4·8司法日”活动,就是要亮出法治成果的“惠民含量”,提升司法行政工作的知晓率、首选率和满意率。全系统将牢记初心使命,践行为民宗旨,以不负韶华、勇于追梦的责任担当,携手奋进,用心用力用情描绘出服务“强富美高”、建设法治江苏的时代画卷。

  电波进万家,惠民实事暖民心

  “法律援助是经济困难群众和特殊案件当事人的守护者!无偿优质,便捷高效,是我送给你们最有诚意的呵护。”

  “以理服人、以法示人、以情动人,这就是我的工作!人民调解,解开你的心结”……

  4月8日前夕,法律援助受援人走进江苏新闻广播,现“声”说“法”,讲述法治惠民故事,传递法治力量。公证员、人民调解员、法律援助工作者等司法行政工作者讲述工作日常,介绍司法行政职能,发布履职惠民宣言。

  “在‘依法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这个不见硝烟的战场上,江苏司法行政人格外忙碌。”4月8日上午,省司法厅政治部主任赵庭朴带队做客江苏新闻广播直播间,向公众介绍江苏司法行政法治保障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硬核举措。

  他介绍,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做好法治统筹,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普法各环节发力,严把法治关,确保出台文件决策依法合规,严格规范防控执法行为,强化疫情防控法治宣传法律服务,以依法防疫凝聚依法治理的社会共识。

  “我带来了2019年度司法行政惠民实事项目成绩单,请大家检阅。”接着,赵庭朴发布打造“立法民意直通车”、加强涉民生重点领域法治督察、建成非诉纠纷解决综合平台、加强基层法律援助、深化法律扶贫专项行动等2020年司法行政惠民实事项目,十几万听众通过电波收取2020年法治红包。

  直播期间,赵庭朴还推荐了12348江苏法网、热线平台和“法润民生微信群”等网上公共法律服务平台。

  将近1个小时的热线对话,赵庭朴和业务处室负责人听取群众诉求,现场答疑解惑。江苏新闻广播政风热线微信群和“江苏司法行政在线”微博,对节目进行图文直播,网友评论道:“原来每一份‘红头文件’出台背后都有司法行政人的身影!”“枝叶关情,点赞司法行政惠民实事举措!”

  律师变“主播”,云游法治文化馆

  劳动者被隔离或治疗期间,用人单位能否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如果合同受到疫情影响是被动等待,还是应主动采取措施?如何运用不可抗力条款?……

  4月8日下午,4·8司法日之大咖律师公益系列讲堂在江苏省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首次开讲,主讲嘉宾系北京大成(南京)律师事务所马伯元、江苏冠文律师事务所许勇。

  两位省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实务专家直面镜头,当起“法律主播”,解析现实案例,开出法治良方。交汇点、抖音、新浪微博、今日头条四大平台同步直播,全省830个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进行实时转播,遍及全省的2万多个“法润民生微信群”提供直播入口。

  马伯元、许勇律师在直播中分享了劳动合同解除、延迟复工期间工资支付、假期处理、工伤认定等疫情期间群众企业重点关注的劳动用工问题。

  在互动环节,网友们提问踊跃,律师对降薪等13个具体法律问题逐一回复。此次直播受到超33万名网友在线收听,“堪称疫情期间劳工问题粉碎机,推荐转需。”“结合案例讲得透彻,脑中有法,心中不慌。”网友们纷纷留言,不吝好评。

  据悉,此系列讲座共有四期,围绕劳动用工、合同履行、企业风险管理、婚姻家事等涉疫高频法律需求,实务专家律师发布风险提示,提供法律帮助,引导网友以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分析解决困难。

  春风和煦,草木吐青。疫情阻挡踏青游览的脚步,“江苏法治文化云游馆”为您而来。

  多渠道满足群众需求,派送法治文化“宅”福利,省司法厅将300多个省级优秀法治文化示范项目“搬”到网上,“江苏法治文化云游馆”于4月8日鸣锣开馆。

  首批40件展品各富特色,优秀普法志愿者当导游,全程指引讲解。网民足不出户“坐”游江苏,聆听各地法治名家的传记故事,欣赏富有特色的法治文化作品,体验寓教于乐的智慧普法装备,沉浸式、全方位、多角度感受法治魅力。

  你可以去苏州市宪法宣传教育馆,看看宪法诞生的苏州记忆,直观了解宪法法律与人的一生的深度关联;你可以逛常州“史良故居”,看看新中国第一任女司法部长史良桌上的“人权保障”银盾,感受她做一个不出卖灵魂律师的信念;你可以徜徉姜堰十里滨河法治文化观光带,见证法治文化和运河地域文化交相辉映;你可以到高淳生态法治文化体验馆,聆听1953年判决书铭刻的历史回响。

  “江苏法治文化云游馆”开馆首日共接纳6万人参观,网友“留下聆听你的人”——“解锁云游新去处,开拓学法新平台”的游馆体验反映了众多网友的共同感受。

  职能“云推介”,网络平台成首选

  “12个瞬间,江苏司法行政人逆行担当!”昨天,展现江苏司法行政职能的微信长图和H5作品,引人注目,收获5万网友关注。

  “远程调研汇集民智,立法脚步不停歇”“封闭执勤,持续作战,确保监所安全稳定”“远程调解,定分止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12个江苏司法行政干警抗“疫”镜头背后承载了太多故事。

  在疫情防控期间,省司法厅推行“不见面服务”,12348热线、网络等平台因精准便利高效被更多群众知晓、接受、信任,有着“中国社会保健医生”美誉的12348法网,为法治便民直通车加油提速,每天服务量千人以上。

  为了提升12348平台知晓率和首选率,惠及更多群众,4月8日当天,省司法厅重点打造两款视听作品,有声有色花式推荐12348平台。

  全省百城千屏联动展播。各市广泛推送公交、地铁移动屏、户外电子显示屏、“法润民生微信群”等平台,4月8日当天,共轮播1.2万次,惠民近21万人次,让12348这串数字入心入脑,带起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节奏。

  服务进网格,法治助力解难题

  位于吴江区的一家电梯股份公司员工规模近800人,年营业额近6亿元。该公司复工初期面临重重困难:一方面是大量订单需要加紧赶制以确保交货,遍布全国各地的10万余台投入运行的电梯亟待维护;另一方面,到岗员工不足,原材料、配件采购困难,交通物流不畅,资金流几近停滞等问题,让企业合同风险骤增,特别是一些国际贸易合同,部分外商拒绝接受不可抗力事由,一旦形成纠纷,解决成本巨大。

  “多谢律师团‘拉了我们一把’。”苏州市司法局法律服务团专家通过法治体检,为企业开出“对症方”,该公司董事秦先生感激地说,“这下公司可以放下包袱,全力投入生产了。”

  着眼群众需求,开出法治“药方”。疫情防控以来,省司法厅紧紧围绕疫情防控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密集出台便民惠企措施。

  “疫”线送法。司法日前后,全省司法行政机关结合“法润江苏 2020春风行动”,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大力推介法律咨询、公证、仲裁、远程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不见面办理,依托专业法律服务进网格“下沉式”派送法治礼包。

  常州、宿迁等地加大涉疫情法律知识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电子显示屏、普法微信公众号等媒体资源,形成发布矩阵。通过“以案说法”,解读法律法规,为疫情防控期间企业依法依规复工复产提供法律和政策指引。

  扬州致中小企业、个体户公开信,广泛告知法律服务事项,助力中小企业、个体户复工复产,联合揭牌“扬州市非诉讼纠纷解决分中心”仪式。淮安开设“以案释法半月谈”等云课堂,通过抖音、B站、微博微信、本地知名网站论坛等平台开展公益普法。

  苏州、徐州、盐城、南通等地开展企业复工复产“法治体检”专项公益法律服务行动,主动对接工业园区、工矿企业等,通过远程办公、网络问诊、线上服务等方式,提供多样化、差异化、精准化服务,助力企业解难题、防风险、保经营、促发展。

  特殊的时间节点,传递着法治温暖。南京、镇江、淮安、连云港等地结合开展“疫情防控·法治同行”专题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全方位、立体式、无盲区做好疫情防控法治宣传教育,特别是村(社区)“法润民生微信群”设立专栏,每天及时推送疫情防控法律知识和典型案例。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