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法治江苏
新沂市众志成城筑牢疫情防控法治防线
2020-03-20 09:29:00  来源:江苏长安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时期,依法科学有序防控至关重要。”“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劲的时候,越要坚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法治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为我们坚持依法防疫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疫情防控,虽然是一场硬仗、苦仗,但是100多万新沂儿女众志成城,坚持依法防控、科学防控、联防联控,守法遵法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工作,有效阻止了疫情的进一步蔓延,为企业复产复工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统筹各方力量 聚力依法防控

  党员干部走在前作表率。全市各级党员、干部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重大政治任务,坚持依法防控,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在落实依法防控中走在前、作表率。市四套班子领导深入到包保片区,加强统筹调度和实地督导,组织各方力量坚决、有力、有效、依法防控疫情。制定周密方案,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依法防控新冠肺炎疫

  情的实施意见》《关于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法律依据汇编》等文件,系统规范指导基层依法防控、助力企业有序复产复工。

  公安机关构筑防疫“数据天网”。新沂市公安局充分运用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现代科技手段,对湖北武汉等重点疫区相关联的人员、车辆来新各类数据、情报进行深度分析、比对碰撞,共核查疑似人员、手机号码等数据14269条,共梳理我市湖北返乡人员1659人、有温州旅居史人员31人、境外来新人员46人(外籍5人),第一时间推送市疫情防控总指挥部,第一时间采取集中隔离、居家隔离等处置措施,成功将疫情隐患消除在萌芽和初始状态。

  选树政法干警进村入企担任“法治书记”。选派优秀党员政法干警到村(居)、规模企业担任“法治书记”,积极参与所在社区(村)、企业开展抗疫专项活动,全市461名“法治书记”充分发挥疫情防控中“眼”和“腿”的作用,坚持急抗疫所急、解群众所盼、送群众所需,推出系列法律服务,手持小喇叭,到社区、进企业循环播放“两高两部”颁布的依法惩治抗疫11类违法犯罪行为和疫情防控特殊时期5类公众法律责任常识,推广指导健康码申领工作,发放疫情防控告知书20万余份,提醒广大群众不要踩法律“红线”,将法律服务保障“触角”延伸到最基层、最前沿。

  志愿者贴心服务送法上门。组织动员6 .5万名平安志愿者,用 “铁脚板”沉入社区街巷发放普法资料、张贴海报,赠送法治小礼品,同时还走进沿街店铺,向商户和顾客赠送普法书籍、宣讲法律知识、传播法治理念。针对群众咨询较多的合同纠纷、瞒报疫情面临的处罚等法律焦点进行总结整理,及时通过微信、微博、法润民生微信群开展宣传。通过“发一张宣传单、送一封信、发一条科普短信、每日随访一次体温”等方式,向所在网格居民宣传疫情知识,引导居民支持疫情防控工作。

  开展“专项行动”  抓实依法防控

  开展“梳网清格”专项行动。新沂市公安局全力推进社区警务机制改革,将全市64个警务责任区划分为1050个网格单元,以社区网格为作战单元,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依靠和动员群众,把各方力量组织起来,通过单元化梳清、多元化治理,将网格中不放心的人、存隐患的物、有风险的事和有异常的信息梳理清理上来,把每个网格梳理得清清爽爽、清理得干干净净、治理得平平安安,以一个个网格的“小平安”积累汇聚新沂社会治理的“大平安”。市委、市政府迅速将“梳网清格”从公安战略上升到新沂战略,确立“梳网清格”作为推进新沂社会治理现代化、打造新沂善治样本的基础性工程的战略定位!成立了以36家成员单位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市级“梳网清格”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用好“梳”和“清”两种手段,一遍一遍梳、一块一块清,一项一项治,形成社会治理不留空挡、无缝对接的作战体系。明确了“十个没有、三个决不允许”工作目标,细化了各镇街、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分工和目标任务,规划了动员部署、梳理问题、落实整改、考核验收四个阶段,提出了“网格+N”全要素网格融合机制,制定了“六梳六清”工作法。截至目前,全市广大社区民警、网格员、治安志愿者通过“梳网清格”共走访29万户,排查103万人,排查率达91%,摸排各类矛盾纠纷720余条,消除各类风险隐患340余处,发现案件线索130条,打击处理160人。走访排查企业3500余家,解决企业复工复产困难问题232个,消除整改安全隐患110余处,快速查处涉企违法犯罪案件1起,打击处理2人。通过“梳网清格”实现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社会治理目标。

  开展“防控疫情·法治同行”专项行动。针对疫情防控工作期间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全市政法机关启动“疫情防控·法治同行”专题法治宣传,打造“市、镇、村”三级联动公共法律服务圈,开通24小时“12348”法律咨询热线,建立以市法服中心、17个镇(街道)法服工作站、282个村(社区)法服联络点为骨架,以行业法律援助工作站为补充、覆盖市镇村的“一小时法律援助服务网”。联动发挥各平台优势,形成区域内人、地、物、事、组织等法律服务工作闭环,把法治送到“立体防控”网络,坚持网上网下结合、线上线下互动,引导全社会依法行动、依法行事。“法润民生微信群”全部开设“疫情防控”法治宣传专栏,政法各部门持续推送疫情防控中的法律知识、典型案例等信息,并及时解答民众法律疑问。

  开展心理疏导服务专项行动。抗疫期间,部分群众看到每日上涨的确诊人数,心理特别紧张、担心焦虑情绪严重。组织380名有心理咨询师证的政法干警、律师、法服人员成立17支心理咨询服务队,利用报、网、视、端及微信等传播载体,24小时为全市一线工作人员、被隔离人员、受感染人群以及他们的家属好友、普通民众和康复患者,提供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疏导。在复产复工企业开设了班前疫情防控心理疏导课,为职工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推送疫情心理健康知识,及时调整职工的心理状态,鼓励他们增强信心,以积极的心态共战疫情,安心工作。

  推出三项举措  助力复工复产

  法学会发挥专业优势。组织全市57家法学会成员单位包挂重点企业,一对一开展“法律体检”,一件一件的收集企业因复工复产遇到法律问题,一项一项提出法律建议和解决方案,努力化解潜在的法律风险。研究制定“法学惠企”18条措施,编印《疫情防控下企业法律风险防控操作指引》切实做好复工复产企业法律帮扶工作。针对涉及企业改制、城市建设、征地拆迁、环境污染、拖欠农民工工资、非法集资、集资诈骗等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组织会员拟定对策建议,形成“法学会建议20条”,更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推动基层矛盾就地化解、隐患即时排除。目前,共化解涉企纠纷66例,其中劳动纠纷37例、损害赔偿纠纷5例、社保纠纷8例、其他纠纷16例,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册、张贴海报1000余张,推送普法信息800余条,帮助整改安全隐患100多处,为疫情防控和企业有序复产复工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组建“12348企业法律服务队”。“12348法律服务队”紧贴服务需求,为企业提供便捷优质的法律服务。对当地企业总体运行情况进行梳理,整理出企业合同审查机制不完善、确认程序不规范、材料存档不齐全、合同内容不完备、防范措施不到位、社会保险不落实等共性问题,帮助企业规范完善,为企业的内部管理、生产经营、投资融资提出法律评估和法律风险建议,及时解答企业负责人的法律疑问。针对企业“法律体检”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由律师对症下药,出具有针对性的法律意见书或“法律风险提示函”,并以上门传授、邮寄资料、网络电话等方式开展法律咨询辅导,协助企业健全完善决策机制,帮助企业建立欠薪保障金、欠薪预警、劳动保障监察、工资月报制度等长效机制,针对发现的管理漏洞,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问题,协调解决。目前,该服务队共为68家企业代理诉讼案件102件,非诉讼业务20件,发放法律服务联系卡1200余张,解答职工法律咨询2000余人次,参与企业的管理决策、起草法律文书126余份,为企业职工上法制课30场,发现法律问题(漏洞)139个,出具法律意见书、风险提示函60份,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2600余万元。

  组织“三官一律”进厂入企。在新沂市的很多企业里,都能看到这样一块牌子,上面标有入驻该社区的警官、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的照片、姓名和通信方式,群众有问题,只要一个电话,就能找到政法干警或律师。开展“三官一律”即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进企业、入工厂,设置刑事、民事、行政、医疗卫生、劳动与社会保障5个专业小组,分类开展以案释法和法律解读,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为企业恢复生产创造了良好条件,让企业吃下法律“定心丸”。目前,对因疫情导致企业职工申报工伤超时限、商事合同逾期违约和卫生防控规范、劳资纠纷等问题提出26条法律意见,提示12项法律风险,帮助挽回经济损失50余万元;参与调处各类涉企矛盾纠纷210件,其中调解合同纠纷67件,生产经营纠纷75件,劳动争议纠纷68件。(作者系江苏省新沂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