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记者从南京中级法院召开的知识产权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目前全市共有4家基层法院具有知识产权普通案件的管辖权,覆盖了南京全部行政区划。全市共有知识产权员额法官30人,2018年新收各类知识产权案件5255件,审结4996件,同比分别上升65.9%、71.4%。2018年,入选 “中国法院10大知识产权案件”1件,“中国法院50件典型知识产权案例”入选3件,“江苏法院10大知识产权典型案例”入选1件。
南京法院坚持问题导向,消除知识产权保护短板。适当加大依职权调查取证力度,减轻权利人举证负担。制定的《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改革创新服务保障具有全球影响力创新名城建设的若干措施》,从6个方面提出26条措施,被南京市两办转发。
在腾讯与VIVO手机应用软件平台不正当竞争案件中,南京知识产权法庭在48小时内完成诉前行为禁令保全工作,促使两大知名企业在开庭审理前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出台《关于加快知识产权简单案件审理的实施意见(试行)》,力求集中审理、一庭闭庭,做到知识产权二审案件2个月、一审案件4个月、疑难案件6个月内审结。2018年,全市知识产权民事案件平均审理天数为72.9天,同期下降7.5天。
据了解,目前,南京知识产权审判基本形成了南京知识产权法庭省内集中管辖和专门基层法院市内集中管辖的知识产权专门化审判运行机制。目前南京法院形成了与专家陪审员、专家辅助人、技术鉴定人相互协调的多元化技术事实查明机制,有效解决了技术事实查明难题。截至去年底,技术调查官共参与案件129件,参与证据保全、现场勘验50余次,撰写技术审查报告68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