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南京鼓楼法院与区司法局共同签署《百庭进基层——鼓楼普法直通车活动》合作文件,以此为标志,该院百场庭审进基层的活动正式拉开大幕。
为什么要开展“百场庭审进基层”的活动?一方面群众有这样的要求,很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法院提出意见、建议,要求法院将与群众关切的案件搬到基层中去,让群众了解审判;另一方面,司法审判需要群众参与,只有让更多的群众了解审判、参与审判、监督审判,审判工作才能真正让人民满意。作为序幕,自今年3月15日首场消费者权益纠纷在阅江楼开庭以来,已先后有18场庭审走进基层,共有近2000人旁听了庭审。
“百庭进基层”活动是鼓楼法院在对标找差活动中,所采取的其中一项措施。鼓楼法院对标找差的目标和切入点是什么?院党组在深入调研后,确定了今年的五项重点工作,努力通过项目化管理方式,以实际成果促进审判质效的提升。
提高案件质效是群众的热烈呼声。如何提升?鼓楼法院从提高法官审判工作的能力与水平上破题。针对法院发改率较高,长期未结案数较多的问题,法院自3月份起定期开展“问题与思考”员额法官会议。
会议以案件研讨为主要内容,员额法官对改判、发回、再审案件进行质量分析,提出问题,引发思考,提升裁判水平;通过承办法官申报、陈述理由,评定疑难复杂、重大影响案件。第一期“问题与思考”会议,邀请市中院对口业务庭,针对2017年以来涉金融类案件改发问题进行案件讲评,以案释法、就案学法、以讲促学、以评代训,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教育示范作用,形成对法官的有效监督,对提升案件质效、统一裁判尺度产生积极作用。
与此同时,法院以官方微信为平台开展“寻找鼓小助——争当最美鼓法人”活动,通过公众投票,评选包括法官、书记员、法警、行政后勤人员在内的第一届“鼓小助”先进个人。鼓励全院干警与优秀典型人物的对标找差。打造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一流干警队伍。
在案多人少矛盾较突出的情况,紧紧依靠信息化技术可以为司法审判提供帮助。鼓楼法院打造“司法服务超市”,依托诉讼服务中心,搭建线上线下司法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多元的纠纷化解途径;完善内部的数据流转,真正实现当事人“不见面”立案;研发“预诊”系统,为当事人提供纠纷化解指引,将诉讼服务中心打造成“附设手术室的门诊部”。
与此同时,在用好当前软硬件设施的基础上,继续在使用与管理上下文章。运用信息化技术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将现有的业务系统通过合理维护而形成统一整体,减轻事务性工作的负担和压力。将线下的“司法服务超市”引入到线上,设立多元化解路径模块,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加强审判执行规范化建设,提高审判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