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来,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领域的法律需求,宿迁市立足实际,加大改革力度,加快推进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实现了5年一大跨越。
一是建成1573个公共法律服务阵地,实现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全覆盖。2016年底,总投资6000多万元的宿迁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顺利投入使用,标志着该市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实现了全覆盖。该市全面建成了1个市级、8个县(区)级、115个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1449个村居司法行政服务站。同时,以实体为依托,该市强化“软实力”建设,加强各级平台职能作用,努力为群众提供“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形成了“10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
二是培育12000余名公共法律服务人才,实现公共法律服务配置全到位。针对公共法律服务人才资源匮乏的实际,该局协调争取多方支持,明确培养扶持举措,大力发展以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人民调解员、法律专家学者、政法干部为主体的公共法律服务专业指导团队,壮大公共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近年来,该市律师人数、办案量、业务收费继续保持2位数的增长,三级政府法律顾问团和村(居)法律顾问配备率100%。截至目前,社区矫正专职社工达到了近200名,专兼职人民调解员增长了近2000人,全市有12000余法律人才服务在城乡一线。
三是开展5000余场法治宣传活动,实现公共法律服务宣传全方位。为提高全民法治素养,该局始终将公共法律服务宣传放在突出位置。5年来,全市组建法治宣传类社会组织100余个,开展法治宣传演出2000余场次;市县乡三级组建法治宣讲团126个,进村入户开展法治宣传讲座2000余场次,参与政府重大对外活动130余场次;新增司法行政官方微博、微信60余个,线上线下联动开展法治宣传活动1000余场次。
四是完善100余项公共法律服务内容,实现公共法律服务质效全提升。坚持需求导向,确定了“两年建设、一年完善”的总目标,完善公共法律服务内容100余项,其中包括实施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诚心利民”、 公证“暖心便民”行动、法援“爱心护民”等“三大行动“,设立“法律诊所”,组建12348法律服务队,推行法律援助“一次就好”,落实公证“最多跑一次”改革等,突破了公共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限制,服务质效全面提升。
五是提供100000余次优质高效法律服务,实现公共法律服务需求全满足。为让群众获得普惠、精准、及时和有效的法律服务,该市加强法律服务质量监督管理,常态性开展督查,建立公共法律服务人员诚信档案,实现了服务数量与质量的同步提升。5年来,全市办理法律援助近20000件、公证近60000件,为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提供上门服务1000多人次,各级、各类法律顾问共为政府及部门依法决策提出法律建议2400多条,帮助各类企业化解经营风险12000多个,参与调处化解矛盾纠纷20000多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