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中院将前沿科技与司法深度融合,自行研发了“被执行人履行能力大数据智能分析系统”,开启精准执行模式。该系统系国内首个对自然人、法人综合财产的分析系统,荣获“江苏省政法工作优秀创新成果”二等奖。自4月试运行以来,成效明显。该系统主要功能与做法如下:
一是多层对接,数据共享,获取被执行人海量信息。与相关单位、组织机构加强工作联动与数据共享,获取被执行人海量信息。通过省法院云平台获取三级法院执行查控“总对总”和“点对点”平台上被执行人的银行账户、车辆、证券等主要财产信息,被执行人在全省三级法院的涉案财产信息;与江苏省信用办进行专线对接,获取省级各行政单位对被执行人的失信惩戒数据库信息,如企业行政处罚信息、信用等级信息;研发专门软件获取被执行人在互联网上可查询的财产公开信息,并通过执行员甄别、上传,获取案件调查过程中被执行人的消费记录、出行记录等与财产有关联的信息。二是综合分析,科学研判,明晰被执行人履行能力。以数据可视化动态描述被执行人社会关系、资金往来、财产信息等综合状况,确定被执行人是否存在虚假申报财产、有能力而拒不履行法定义务等行为;对查控到的被执行人财产进行自动对比分析,明确财产价值,结合被执行人涉审涉执案件债务情况分析,建立动态模型,确定被执行人真实履行能力;对被执行人账户进行往来明细记录分析、财产隐匿、转移、共享可能性分析、隐性可支配资产分析及线索提示,判断被执行人是否存在转移资产、隐匿财产等规避执行行为。最终,形成被执行人履行能力和履行情况综合报告,供查阅、决策。三是因案施策,对症下药,实施精准执行。参考大数据系统分析研判结果,因案施策、精准执行。系统运行以来,已对13254个被执行人信息予以查询,对37256人的相关财产及时采取执行措施,执结案7048件。如被执行人余某拒不申报财产,通过大数据分析系统查询,余某所有的房产、车辆、存款等信息即以全景视图形式呈现,法院立即对余某财产进行控制。对存在规避执行行为的被执行人,依法采取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情节严重、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机关侦查。如被执行人何某拒不申报财产,也不自觉履行义务,通过大数据分析系统发现何某一年乘坐飞机10余次,住宿五星级宾馆50余天,多次往返北京、上海等省市,经综合研判,以涉嫌“拒执罪”将何某移交公安机关侦查。系统运行以来,无锡两级法院移送和判处“拒执罪”的人数同比上升150%,采取罚款、拘传、拘留等强制措施人数增加357%,被执行人自觉履行率上升45%。此外,通过分析研判,确定被执行人确无履行能力的,系统将分析结果进行立体展示并形成详实的报告,方便当事人了解情况,理解法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