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法治江苏
兴化市依托法治建设促进绿色发展
2017-09-14 10:38:00  来源:江苏长安网

  2017年,兴化市按照省委李强书记来兴调研时提出的,着力发展生态经济、绿色产业,走出特色发展新路,更好地促进增收富民,造福广大百姓的要求,突出“三个结合”,推进依法治农,以法治建设促进绿色发展,以“舌尖上的安全”惠及千家万户。 

  一、执法与监管相结合,形成共建合力 

  将农产品质量建设作为推进绿色发展,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实行执法与监管相结合。开展春季农资打假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依法查处违法经营,规范农资市场;质量标准科围绕“农业品牌推进年”,强化生产过程监管,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做到科室协同、部门配合、市乡联动,形成共建合力。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与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监管站签订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目标责任书、农资守法经营责任书,与“三品”企业及其它176家果蔬生产基地签订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农产品生产者主体责任告知书》,并强化乡镇监管装备配套、提高装备的使用效率,有效保证了各乡镇监管站常态化工作。同时,落实属地管理职责,全市共明确224名安全监管员、87名检测人员、625名村级协管员,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建立起“层层负责、网格到底、责任到人、全面覆盖”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体系。 

  二、检测与巡查相结合,实行检打联动 

  按照“产出来”和“管出来”两手硬和“四个最严”的要求,以质量安全最为突出的问题和隐患为重点,加大生产基地、农资市场的检查与产品抽检,实行检打联动,确保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借助省农业行政执法信息系统,对全市农资经营网点开展双随机检查,并配合质量标准科对农产品生产基地开展监督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2800人次,检查生产、经营企业近1000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和预警,制定、实施兴化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方案与监督抽查方案。截止目前,各乡镇监管站开展农残速测并上传省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的样品数达1万个,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数的90%;开展日常巡查1486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数的97.3%。实施省级例行监督抽检60批次、市级20批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0%,经检测,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达100% 

  三、教育与处罚相结合,构建诚信体系 

  根据“谁执法、谁普法”的要求,由市农业局举办农资经营人员培训班,并结合“百团千村万企大走访大落实”活动,将法律法规宣传到村到户。针对新修订的《农药管理条例》于61日正式实施,在全市开展宣传月活动,通过对重点农药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进行专题培训,增强依法生产、守法经营意识。增强生产经营单位的诚信意识,建立健全农产品生产单位信用档案、“黑名单”等制度,重点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示范单位建设,在全市遴选质量管控、抽样检测、追溯管理等方面信用评价高的企业申报泰州市诚信企业、泰州市产品质量安全“红名单”企业引导企业树立诚信理念,强化安全自律意识。同时,全面落实农资领域失信联合惩戒,对生产、经营农资的违法行为依法进行处罚。截止目前,共立案7起农资经营案件,其中:种子5起、农药1起、肥料1起,有效规范了农资市场秩序,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作为农业大市,依法治农力度的加大,有效规范了兴化农业生产、经营行为,促进了绿色发展,兴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幅度提升、农产品品牌培优做强:全市“三品”产量占比超55%,完成省农业基本现代化考核指标;兴化大米、兴化龙香芋、兴化荷藕先后被CCTV-7评为“中国最具魅力农产品”,兴化大米荣获“2016中国十大大米区域公用品牌”,69-11日,在南京成功举办“2017年兴化市名特优农产品暨兴化大米专场展销会”,兴化农产品的好味道风靡南京,法治惠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