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太仓市以法治化程序为主体,以青少年专业社工机构和青少年养护基地互动发力为支撑,打造“一体两翼”社会观护体系,保障涉罪未成年人在法律框架内的权益维护和人文关爱。
观护重点落在有效衔接
太仓市政法各部门以规范司法程序为主体,以重要环节为支撑,突出“六个步骤”的观护和衔接。(1)观护资格确立。即对涉罪未成年人作羁押必要性评估,对符合观护条件的作出同意进行观护的决定。(2)文书转接衔接。作出同意观护决定后,将观护对象的基本资料等有关文书转交至观护站,继而进行审查、指派观护人员、签订观护帮教协议。(3)规范日常观护。观护人员负责观护对象的日常观护工作,具体开展学习、活动与技能培训等。(4)开展评值考核。观护期满后,制作观护帮教情况报告并提出处理建议,报经观护站审核后,提交司法部门作出处理决定。(5)是提高观护效率。作出处理决定后,检察机关及时将结果反馈观护站,区别情况由原观护人员继续跟进观护,或转由专业观互人员跟进观护。(6)实施“4C”服务。建立信息系统全面覆盖机制(COVER)、信息研判反馈机制(CHECK)、关爱帮扶机制(CARE)、转化发展机制(CHANGE)等,全面观护特定未成年人。
关爱力点落在互动功能
整合相关单位和社会力量,建立社会融入和人文关爱的双重运作体系。太仓启航青少年事务服务中心面向全市青少年社工及预防、未保联络员开展实训班,重视司法社工理论和实务知识的传授和积累,有效促进青少年司法社工的人员培育和能力提升。依托青少年社工力量,降低涉案未成年人再犯可能性;对做出不批准逮捕、不起诉、相对不起诉处理决定以及判处非监刑的未成年人,视情况继续对其进行跟踪帮教。借鉴吸收“政社互动”、“三社联动”模式,启动“检爱护航”项目,明确将“驻院社工”模式运用到全市青少年司法保护的创新实践中,通过常态化对接观护基地,深化全市未成年人观护帮教点建设。通过普遍化对接社会资源,拓展观护基地覆盖面。
帮教亮点落在介入模式
链接学校、青少年社工机构、专业教育培训机构、社区“家长学校”等资源,有针对性地开展“家长课堂”等活动,筑牢家庭教育这“第一道防线”。以启航学校社工站为载体,加强学生与学校、家庭、社会的互动,注重普遍性引导和个案帮扶,并深化反校园欺凌和禁毒工作。实现立足社区需求、培育青少年社工、凝聚青少年社会组织力量、推进落实青少年公益项目的“四社合一”工作模式,推动预防和未保工作向制度化、社会化、项目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