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南通市律师协会秘书长万再兵特别忙,记者最终只争取到了一个“陪”加班的机会。
上个月,省司法厅刚在该市召开全省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会。会后,南通市以“服务无止境、法务见实效”的势头和标准,吹响了争创全省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样板区”的号角。按照省司法厅的建设标准,南通律协迅速出台《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标准及考评办法》,同时多方了解公众的需求,对前期编撰的《城乡基本公共法律服务产品目录》进行增容,分产品名称、服务对象、产品需求分析、服务内容、服务效果等五项内容,加上新开发的60个产品,总数达到了200余个。
政府购买说“值”法律秘书用得上
“政府购买是个新事物,却是转变职能、深化改革、整合资源、激发活力,增加公共服务供给的必然要求。”南通市司法局长张武林决心吃一次“螃蟹”,试水政府购买公共法律服务。
敢为人先一直是南通精神。南通市积极整合司法行政资源,创新公共法律服务提供方式,寻求财政支持,用于购买公共法律服务,助力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通州在全省率先为区、镇、村三级配备“一对一”的法律顾问,并将23万元补助纳入财政预算;海门拿出1060万元,面向社会购买法律服务,对专职调解员每人每年给予2万元专项补助,为村居平安法治工作竞赛设立2万元奖励基金;海安面向全国征集公共法律服务公益广告,最高奖金达3万元,获奖作品已陆续与公众见面;南通市司法局在国庆前夕提高12348公共法律服务专线人员补助,个人年增加5000元。
群众受益说“好”法律菩萨信得过
“我们两户人家老早房子换地,在土地确权中该如何登记?”“父母尚健在,承包地要流转给已分户或未分户的子女该怎么处理?”……9月中旬,南通市四甲镇八索村司法行政服务站的村居律师、海萌律师所的蔡黄平一走进村委会,便被热情的村民围了起来。
蔡黄平在现场为村民上了一堂“土地确权法律知识”专题讲座,并就相关法律问题举行专场咨询,还陪同村民小组长深入田间地头、村民家中,帮助解决土地确权法律纠纷,忙得连水都顾不上喝,村民直夸蔡黄平是“法菩萨”。
南通搭建的开放、共享、共赢的法务平台也日渐完善。9个县(市、区)、98个乡镇(街道)的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1957个村居司法行政服务站构成了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战平台;12348扩容升级为司法行政协调指挥中心,构建覆盖虚拟社会的网络平台,提供电子化的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
在采访中发现,“法菩萨”既照近也照远。国庆节前,澳大利亚的Geremy夫妇在上海和平饭店发生消费纠纷。两位外国老人分不清南通与上海的行政地理关系,只听友人提起过南通涉外法律服务,遂辗转联系到崇川涉外调处中心徐玲,寻求帮助。徐玲当即通过电话进行远程调解。最终,和平饭店采纳了徐玲的建议,妥善解决了纠纷,为老夫妇的上海之行留下了美好回忆。回国前,他们还一直赞美徐玲是“法律天使”。
企业得利说“行”法律顾问靠得住
政府有政府的法律顾问,企业有企业的法律顾问。在落实法律顾问制度过程中,驻通国企走在了前面。南通国有置业集团就是其中的一家。自与洲际英杰律师所签订法律顾问协议,业务范围涵盖所有二级单位和部门。重大事项决策论证、知识产权审核把关、企业法治思维宣传教育、经济涉法问题担任智囊,法律顾问的服务职能和“护身符”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集团从未因合同自身问题发生诉讼争议。
北京大成(南通)律师所律师马佳,发现顾问企业用工体系存在诸多不规范,在兼顾成本的同时,对企业用工模式进行重新梳理,避免企业用工长期存在的重大法律风险。南通宏鑫铸造公司发生股权纠纷,公司面临倒闭。企业法律顾问季翔组织5次股东协调会,最终明确了股权、化解了矛盾,使企业起死回生。南通东帝五金公司的一批轴承被外地工商局以侵犯注册商标为由扣押,罚款30万元。法律顾问胡东浩积极调查取证,经法院二审,最终撤销工商局处罚决定,帮助企业挽回了损失……
此类事例在南通不胜枚举。如今,南通有越来越多的律师和企业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律师进企业,法律服务转化为竞争软实力,企业拓展市场更有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