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南通嘉宇斯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高兴地说,作为专业家纺面料生产企业,他们每年新研发的花型都通过家纺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申请了专利保护。作为该市法治建设的重要成果,南通知识产权保护经验被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中国国家版权局向全世界推广。
作为沿海发达地区,如何保持经济繁荣有序,社会安定和谐?《法治江苏建设纲要》颁布十年来,南通市以创新、务实、惠民为主线,用法治规范公权,保障民权,以法治化助推现代化,日渐成为南通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的重要发展优势和特色人文品牌。
为权力套上法治的“紧箍咒”
在南通,政府部门负责人出庭应诉“民告官”案件已成为一道硬性规定。出庭应诉率由2004年的15.2%上升为2013年的98.1%,先后有14名县(市)区长,345名行政“一把手”、1981名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在全国产生示范效应,被誉为“南通现象”。
行政复议案件“市长主审”也是南通一大特色。海门市先后有两任市长主持审理过行政复议案件。提出复议的当事人说,有市长主持复议,先不论结果如何,能与局长们当庭对质,心里也“抹得直”。海门市法制办主任王思键认为,这有利于推动政府始终注重在法律的框架内酝酿和出台政策。
“我们要不断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能力。”南通市委书记丁大卫说,通过领导干部法治理念的确立,促使党政领导在科学决策的同时,脑子里必须有法治这根弦。
从2009年起,全市100多个处级领导班子和1200多名市管领导干部年终除了述职“德、能、勤、绩、廉”外,还须述“法”。南通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曹斌告诉记者,年终让干部述“法”,陈述法治建设、维护群众权益等情况,相当于给他们套了个法治的“紧箍咒”。
为避免决策一出台,问题跟着来,南通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合法性审查,作为重要政策实施的“刚性门槛”。近四年来,全市共评估重大决策、事项、项目3720个,其中通过评估准予出台的3681个,暂缓出台或实施35个,不予出台或实施4个。
法治惠民“实”字当头
近日,南通崇川区组织公安、质监、工商、卫生、食品药品监督等部门,围绕食用油、肉类、酒类、调味品、儿童食品等市场热销食品,重拳打击食品安全犯罪,捣毁一批制售有毒有害食品犯罪的“黑作坊”“黑窝点”,用务实的法治惠民举措保障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一个“实”字的背后,体现了清醒务实的民生考量。“建设法治社会,根本的着眼点还是惠及民生。”南通市市长张国华说,在南通,法治建设不是“虚功”,而是“实招”,深入实施法治惠民工程,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是法治南通建设的根本目的。
以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程为抓手,近三年来,南通市政务中心对市级审批事项进行了三轮全面清理,行政审批事项由1217项核减至508项,减幅超过58%。同时,将水、电、气等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窗口与“12345”等政府服务热线连接,让老百姓感受方便和快捷。
在确保司法公正的同时,保障社会弱势群体利益,全面落实刑事被害人救助、涉法涉诉信访救助、执行救助各项司法救助制度。2013年,审判机关发放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资金15万元、涉法涉诉信访救助资金4.65万元、执行救助资金17万元。检察机关办理刑事被害人救助案件108人,发放救助金54.8万元。
2007年以来,南通实施法治惠民实事项目1085个,涵盖环境污染、医疗和食品卫生安全、城市管理、劳动争议、安全生产、信访维稳、公正司法以及法律服务等群众关心的难点问题。
让法治理念内化为自觉
在通吕运河北岸,有一个面积达33000多平方米的“南通崇法文化广场”,广场上的多块大型字碑,是由著名书画大师范曾专门题字而镌刻,内容都是古典文献上有关于仁政法治的警句。在广场象征法之重器的大鼎上,两边分别刻有“法治南通”、“长治久安”,寓意深刻。
南通市依托深厚的江海文化底蕴,构建多元覆盖的法治文化传播体系。市县两级先后投入1.2亿元,使200多个风格各异的公共场所赋予了法治文化内涵,基本实现法治文化传播“市县有场馆、镇街有中心、村居有站点”。
启动法治文化“十百千万”工程,举办“濠滨夏夜广场演出”、“百场法制电影进社区”、“法制春联进农家”、“读书学法·健康成长”、江海普法名嘴环市行、学法达人秀等活动,为百姓捧上丰富多彩的法治文化大餐。
为了把法律知识通俗化,南通各地探索施行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文化宣传形式。海安县的法治文化节、通州区的民俗法治文化节、崇川区的法治文化社区行、如东县的扶海法治论坛、驻通部队的军营法律文化园等已经成为南通靓丽的法治风景。
据统计,南通近年来共创作法治剧本101个、漫画199幅、动漫83部、法制故事163个以及书画600多件。在第三届全国小戏小品曲艺作品大赛中,法治文化作品《求求你相信我》获金奖,另有9件作品分获一、二、三等奖。
“法治建设必须十分重视法治文化的引领和基础作用,不断增强法治文化的影响力、渗透力和感染力,让法治理念内化为自觉自信。”南通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曹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