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至21日,新华社调研组在南通市通过走访、座谈等形式,进行了“依法治国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专题调研。南通市委书记丁大卫,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国华,市委副书记陈斌,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曹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章树山参加相关活动。
此次调研是根据中央领导要求,为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依法治国和国家治理现代化而开展。南通市由于近年来在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实践,经国家、省有关部门推荐,被调研组作为全国基层调研的首站。
曹斌向调研组介绍了南通市的相关工作情况。南通是江苏省早期依法治市试点市之一。早在1989年11月,市第七次党代会就正式提出把依法治市工作作为我市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南通市把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作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工程来抓。市委出台《关于深化法治南通建设的意见》,对“十二五”期间的法治南通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全市紧紧围绕“规范公权、维护民权、促进和谐”这一核心要求,瞄准全省法治城市和全国社会管理示范城市两大目标,突出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法制宣传三大重点,开展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法治乡镇(街道)、民主法治村(社区)、法治型机关五级联创,推进法治文化、素质提高、权力阳光、和谐司法、负责人出庭应诉、监督查究六大工程,开展法治城市攻坚、依法行政推进、公正司法促进、社会管理创新、法治文化提升、法治典型引领、法治实事惠民、公民权益维护八大行动。去年,全市公众安全感达95.89%,法治建设满意度达97.59%,为南通争当苏中新一轮发展“领头雁”、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扎实推进“两个率先”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新华社调研组在走访中,详细了解了海安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海门市政府依法行政工作,崇川区社区邻里街坊建设等在全国率先探索的经验做法。在座谈时,调研组就人大在法制工作中的作用,行政案件集中管辖试点工作效果,信访维稳处置工作情况等与政法部门和有关行政执法单位负责人进行了广泛的交流。调研组表示,南通是社会治理的先进地区,为调研组提供了大量鲜活的素材,调研组将把南通好的经验做法和反映的问题带回去,认真进行研究并形成报告,为中央领导决策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