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下午,刚刚领到8200元赔偿款的淮安市淮阴区西宋集镇村民徐某提起两个月前与儿子所在学校发生的那场纠纷,打心眼里感谢村法律顾问汪厚伟律师:“遇上纠纷,家门口就能找律师帮忙,不仅方便,还免费。”
“法律纠纷不出村,电话一拨找‘顾问’。”淮安市司法局局长金珂告诉记者,一直以来,受地域和经济条件制约,农村的法律维权较为薄弱,农民遭遇法律纠纷大多请不起律师。从今年起,市司法局面向全市农村(社区)启动了“法律快车村村通”工程,组织全市420名律师、365名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深入田间地头,担任全市1603个村居的免费法律顾问,帮助农民解决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法律问题。其中,每1名律师和1名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挂钩服务4个以上村居。
“发生纠纷心不慌,法律顾问来帮忙。”这是淮安区朱桥镇五里村农民自编的顺口溜。今年8月,五里村村民陈某与外来种植大户刘某因农田灌溉发生冲突,导致刘某鼻骨骨折,左邻右舍和村干部多次调解无果,只好向村法律顾问、朱桥镇基层法律服务所主任张巨坤求助。“张律师一来,讲理又讲法,几句话一说,叫人服服帖帖,赔4万块医药费给老刘,我没意见。”事后,陈某告诉记者,村里自打来了张律师,不仅邻里纠纷免费调解,还能经常听到法制讲座,“前些日子秸秆禁烧,张律师就特地跑来给乡亲们上了一堂大气污染防治法的知识课。”
“拿捏不准无需烦,顾问帮咱来把关。”在清河区工农兵社区,法律顾问——江苏群汇律师事务所朱桂前律师的到来,成了社区居委会的“及时雨”。前不久,居委会欲购置两间居民活动用房,临近付款,居委会主任侯娟多了个“心眼”,请朱桂前律师从法律上把了把关。“朱律师经过调查后吓一跳:这两间房存在产权纠纷,一旦购买,280万元购房款砸进去不说,还要惹上官司。你说这免费的‘法律保姆’对我们帮助大不大?”侯娟对记者说。
数据显示,自“法律快车村村通”工程实施以来,全市785名村居法律顾问已免费为群众解决法律纠纷2943件,办理诉讼及非诉讼代理案件1696件。截至目前,我市村居法律顾问覆盖率已达95%以上,村居“15分钟法律援助服务圈”基本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