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法治江苏
南通“五抓”同步全面提升新一轮法治城市创建水平
2013-08-22 13:49:00  来源:江苏长安网

  今年7月底,全省法治城市创建工作会议在南京召开,又再次吹响冲锋号角。南通市将立足新起点,把准新形势,以争创全省法治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市为目标引领,坚持“五抓”同步联动,创新推进体系和模式,不断夯实基础、固化优势、拓展领域、科学发展,全力推进法治南通建设迈上新台阶。 

  一、瞄准目标抓创建。在新一轮法治城市创建中,瞄准新目标,以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新的举措和新的作为,扎实抓好创建工作。一是深化理念认识。牢固树立“抓法治促发展、抓法治促服务、抓法治促和谐的”理念,把法治创建工作作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工程来抓,推动经济建设与法治建设双轮并驱、同步发展。二是实施层层发动。及时召开新一轮法治城市创建推进大会,深入传达贯彻此次会议精神,进一步明确创建目标,全民动员,城乡联动,增强全民投身参与新一轮法治城市创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三是强化目标引领。围绕创建目标,制定下发争创新一轮法治城市创建工作行动方案和创建工作任务分解表,明确创建工作的“时间表”和“路径图”,抓好各类任务的整体推进。四是营造浓厚氛围。通过“普法邮路”、“普法盐路”、“普法同盟”、“普法超市”等载体,发放《法治城市创建工作手册》、《法治城市创建知识100答》,切实提高公众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率。 

  二、突出重点抓创建。坚持传承与创新并举、探索与实践并行、培育与推广并重,紧扣三大重点,攻坚克难,推动法治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一是开展依法行政攻坚行动。探索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团,为市政府领导配备专业法律顾问,提升领导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的能力水平。深入开展“一评五制”活动,着力提升行政执法和服务效能。全面推行行政指导工作,加快推进新型移动执法模式,积极探索建立和发展网络问政制度。二是开展公正司法促进行动。强势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大力推广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公开听证制度,落实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推行建立公众参审机制,组建公众参审人员库,组织公众听审,促进司法与民意的良性互动。深入开展“优秀执法卷宗大评选”、“执法质量大评议”、“规范执法大巡查”等活动,规范司法行为,让公众在每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到公平正义。三是开展法治文化提升行动。深入实施“六五”普法规划,积极探索重点普法对象分级、分层式的学法用法管理机制。健全领导干部法治意识培育机制,重点推进非人大任命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举办法治文化节,依托法学会职能优势,推进法治理论研究,寻找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路径。开展法治文化形象代言人、法治人物、法治事件评选活动,以典型的公信力、影响力带动广大公民法治文化素养的提升。坚持市县镇村四级联动,分层分类建设一批品位高、实用性强的法治文化阵地。 

  三、惠及民生抓创建扎实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项目。组织开展“十佳法治惠民实事”评选活动,让群众感受到法治建设实实在在的成效。坚持法治利民。大力开展“关爱民生法治行”活动,充分运用法治手段和方式,在土地征用、劳动保障等领域建立健全惠民长效机制,优化公共服务体系,让法治建设成果惠及于民。坚持法治安民。深入推进长安南通建设,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犯罪,大力强化社会治安大防控工作,切实维护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深入推进大调解“一综多专”的机制,坚持依法调解,促进社会安定有序。坚持法治助民。进一步健全涵盖法律援助、执行救助、刑事被害人救助、涉法涉诉信访救助、见义勇为救助等内容的司法救助制度,确保社会弱势群体获得平等的法律服务和司法保障。 

  四、铸就品牌抓创建。打造品牌特色,以品牌为引领,不断将品牌做实、做优、做精、做强,提升创建实效。做实述法考评工程。着力在覆盖面、针对性上下功夫,逐步建立融过程性、日常性、群众性、实效性为一体的新型评定机制,不断增强公务人员法治意识和依法行政工作水平。做优行政争议化解工程。搭建官民平等对话化解争议的平台,推行海门市行政复议机关负责人主持听证会和案审会制度,全面落实行政争议综合化解机制,打造高效便捷的化解渠道。做精领导干部出庭应诉工程。建立庭前提醒、笔录标注、伴随监督等方法,提升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质效。重点推进异地审理、二审案件的“一把手”出庭应诉率的提高。做强诚信法治建设工程。以政务诚信为先导,企业诚信为重点,社会诚信为基础,推行建立信用信息平台信用监督奖惩体系,推动诚信南通建设朝着实体化、法治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五、强化举措抓创建。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大力完善工作机制,激发创建活力。一是实施综合考评。将法治城市创建工作纳入综合目标考核体系,考核结果与单位评先创优挂钩,全面建立领导干部法治建设实绩档案。二是实施融合推进。坚持在发展大局下谋划法治建设,在服务大局中推进法治建设,把法治城市创建工作融入现代化指标、综治平安建设、诚信建设体系之中,实施一体化堆进、融合式发展。三是实施挂钩共建。组织市级机关与市区128个基层社区开展结对共建,指导、帮助社区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提高基层社区依法管理水平,夯实法治城市建设基础。四是实施立体监督。借助法治监督员力量对法治建设重点项目进行明查暗访;分专题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创建活动进行视察和评议;依托第三方定期对全市法治建设状况进行社会化评估和满意度调查,全方位,多角度地促进创建工作的落实。五是实施典型培植。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及时发现、培育、推介先进典型。继续深入开展法治系列创建和示范评选活动,激发各个层面的创建积极性。六是实施强基固本。强化基层机构建设,在乡镇设立依治办,增设法治专干,增加经费,解决有人干事、有钱做事等问题。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