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徐州市法律援助机构共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10475件,援助困难群众10516人,为受援困难群众避免或挽回经济损失5001.36万元,解答各类法律咨询96453件,接待来访咨询73326件,来电咨询11288件,网上咨询104件。透过这组数据,徐州市法律援助机构为贫弱困难群众提供的帮助亦可窥一斑。
徐州市司法局局长刘宏方表示,到2013年10月底前,全市所有法律援助窗口将全部达到省司法厅规定的示范标准,为服务保障民生,促进社会稳定作出更大贡献。
困难群众享受平等法律保护
2012年4月17日,张某等149名女工向邳州市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这些女工自2005年起陆续在某公司上班,但从2011年1月起,这家公司就拖欠她们的工资和养老保险金。由于老板是韩国人且已经回国,她们无法与之联系,为了维护自身的权益,她们来到邳州市法律援助中心。承办人朱飞鹏和赵赞不畏艰辛,排除一切困难,通过跨国协商的方式多次同韩国老板沟通协商,经过反复磋商,最终成功达成调解协议,韩方支付了全部的工资和养老保险金,计58万余元,最大化地维护了149名女工的合法权益。
2012年,徐州市司法援助部门全面贯彻落实市政府法律援助为民办实事项目,扎实开展法律援助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年活动。为使更多的困难群众享受法律援助服务,先后开展了法律援助“清风行动”、法律援助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年活动和农民工法律援助服务月活动。
目前,徐州市已建立了残疾人、老年人、低保户、特困户、五保户等特困人群数据库,将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放宽至低保线的2倍, 使法律援助覆盖人群从低保群体拓展至低收入群体,面向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妇女儿童等重点服务对象推出专项服务, 开展农民工维权全援助、特定群体全援助、特殊案件全援助,增强了服务的针对性和主动性,维护了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提前两个月超额完成市政府法律援助为民办实事项目,办理法律援助案件数达到“十二五”末的最高水平,达到了辖区人口数的万分之八。
优质高效化解百姓难事
前不久,沛县沛城镇大甄庄李某收到了一次性赔偿款860801.51元,这还是要感谢沛县法律援助中心主任马洪杰。
2009年8月15日,在轨道上乘凉的李某被上海某公司的列车轧成四肢高端离断伤,这对原本生活就很清贫的李某一家无疑是雪上加霜。无奈之下,李某的家人来到沛县法律援助中心请求援助。在详细了解情况后,马洪杰从承办此案起,不辞辛苦,精心研究,沿铁路线步行几公里查找证据,证明铁路所有人和管理人存在过错,后又多次辗转沪徐两地法院终为李某讨回了这笔赔偿款。
百姓无小事。为让受援助困难群众实现最佳法律援助效果,去年徐州市各级法律援助中心努力提高法律援助质量,尤其对重点案件建立跟踪督办制度,对案件办理实行跟踪,及时了解掌握法律援助案件办理的进展情况,以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化解困难群众一件件心头上的难事。
窗口建设服务保障民生
基层法律援助中心作为服务群众的窗口,是服务民生的重要平台,直接受理和承办百姓的难题。作为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去年徐州市法律援助机构接待窗口建设加快步伐。邳州市、铜山区法律援助机构窗口建设通过省厅示范窗口验收,邳州市法律援助中心的窗口建设在全省处于一流,徐州市法律援助中心被评为全国法律援助“便民服务示范窗口”。
2012年全市共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10475件,比2011年增长5.74%,创历史新高,位居全省第二位;援助困难群众10516人,避免或挽回经济损失5001.36万元,解答各类法律咨询96453件,比2011年增长44.9%,位居全省第二位,其中,接待来访咨询73326件,来电咨询11288件,12348咨询11735件,网上咨询104件。
各级法律援助中心还强化办案质量监督,加大对受援人的回访力度,不定期抽查案件进行回访,建立群众满意度评价制度,让申请人、受援人对办案人员的服务进行评价,实现了对各类主体法律援助活动的动态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