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队伍建设
不忘初心暖人心——启东设立特困干警专项救助资金帮扶受困对象
2016-07-18 16:13:00  来源:江苏长安网

  建设过硬政法队伍是建设平安中国、法治中国的重要保障。而政法干警工作负担重、心理压力大、安全风险高,是和平年代牺牲付出最多的一支队伍。他们是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也是需要给予特别关爱的人。启东市委政法委从当地实际出发,专门设立特困干警专项救助资金,帮助特别困难的政法干警与家庭,尽可能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心中充满阳光,较好地体现了启东政法的人文情怀和政治觉悟。  

  7月13日,从启东市委政法委获悉,6月底,启东市法院的王同武领到了市委政法委发放的2万元特困干警救助金,成为该市上半年市委政法委发放27万特困专项救助资金帮扶的16位政法系统特困干警之一。 

  设立特困干警救助资金  

  近年来,启东广大政法干警忠于职守,开拓进取,敬业奉献,为全市人民安居乐业、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和平安美好和谐启东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启东市公安局2013年被评为省文明单位、市检察院2014年获得第四届全国检察院机关派驻监管场所二级规范化检察室,市法院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20153月被评为全国巾帼文明岗,市司法局2015年获得全省“六五”普法中期先进集体等多项国家级、省级、市级荣誉称号。而每一块奖牌的背后都凝聚了每一位干警的努力和汗水,也凝聚着干警家庭的理解与支持。 

  为此,该市市委政法委从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的角度出发,开展政法队伍现状调研,发现不少政法干警因疾病、意外或其他种种原因,在享受应有的待遇及照顾政策后,家庭生活依旧十分困难。于是,在市委政法委大力争取下,市委、市政府从“政法干警是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也是需要给予关爱的人。要设身处地为广大政法干警着想,在思想政治上更关心、工作生活上更关爱他们,健全落实符合职业特点的保障制度,帮助政法干警解决实际困难,尽可能解除后顾之忧”的要求出发,今年3月建立了政法系统特困干警救助资金,每年从市财政拨出50万元,专门用于政法系统特困干警的救助。 

  最美警察成为资助对象  

  今年7月,守了一辈子启隆乡江岛的“江苏最美警察”、启隆派出所的一级警员、60岁的黄建生退休了。就在退休的前一个月,他收到启东市委政法委发放的2万元救助资金,贴补他每天60多元药费。 

  黄建生用30年的青春守护江心孤岛,半夜摆渡出警、赤手打捞浮尸、雨夜跳水救人……被群众称为“定海神针”。可在20086月,黄建生被医院确诊患上了帕金森综合征,辗转于各大医院检查、治疗,花去了大笔的医药费,给本就不宽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为了治病,家中经济早已捉襟见肘,2万元特困救助让黄建生激动不已:“感谢政法委和各级领导对我的关怀,我虽然离开工作岗位了,但只要乡亲们需要,我会一直坚守在小岛上。” 

  “此项救助资金的设立,就是在国家法律、法规、条例和办法所规定的抚恤优待、待遇享受和政策照顾之外,对经济负担沉重、生活特殊困难的干警家庭给予一定的救济性、过渡性帮扶,体现政府的职责与担当。”启东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朱志强说。

  事实证明,救助资金的发放,切实解决了一批特困政法干警的生活困难,凝聚了警心,鼓舞了士气。今年4月底,启东市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局助理检察员小谢的妻子生下二胎女儿的当天,就拿到1万元的特困干警救助资金。“我爱人因为是剖腹产,花了1万多医疗费,手头真是拮据。这倒是其次,最关键的是我感受到政法系统的温情。”小谢眼角湿润地说。    

  原来,今年1月,小谢年仅3周岁的大女儿不慎从4楼窗台跌落死亡,给小谢夫妇以沉重的打击。“很长时间,我们都无法接受这一事实。”小谢说,当时妻子已怀有7个多月的身孕,孩子的事情对她精神打击很大,轻度抑郁的妻子只能待业在家,而小谢的父母在河南老家务农,年事已高,也需要赡养,一家的经济压力全都落到了小谢身上。“这1万元,不仅让我们感受到集体的关爱,也让我们有了重新过上好日子的信心。我会加倍努力工作,干好事业,回报组织的关心。” 

  英雄流血不流泪成现实  

  党委政法委的关爱,如汩汩清泉,滋润着一颗颗因困顿而失落的心,他们重新燃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激发更多干警对政法事业的忠诚与奉献。“没想到,老龚走了,政法委还惦记着我们一家!”7月5日上午,农妇许瑞菊刚刚领到2万元救助资金。 

  许瑞菊今年59岁,是一名普通村妇,已故的丈夫龚炳辉曾任南阳派出所所长、近海派出所指导员等职务。当了30多年人民警察的龚炳辉在许瑞菊的印象中,是个称职的民警,却不是个好丈夫。许瑞菊多年前就下岗待业,曾多次要求龚炳辉在所里替她谋个岗位,却遭到龚炳辉断然拒绝;好几个春节,龚炳辉都主动要求值班,把休息的机会留给他人。 

  去年10月,56岁的龚炳辉患癌症去世,留下了年近90高龄的老母亲和许瑞菊母子。“自2011年老龚查出患病后,先后动了2次手术,花了20多万元医药费,这几乎是我们家庭的全部积蓄。”丈夫走后,许瑞菊和婆婆、儿子一起生活。儿子工作忙,许瑞菊一人承担起照顾年迈婆婆的重担,端饭送水、擦屎擦尿,没有一句抱怨。 

  事实上,许瑞菊自己的身体也不好,有心脏病、高血压,需要长期服药,“为了尽量少给儿子增添负担,我平常吃药很省,总是挑最便宜的买,但一年怎么也得花去几千块,”没有收入来源的许瑞菊说,“这笔救助款对我们一家来说,真的是雪中送炭啊!”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