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下午,扬州市召开全市政法工作会议,总结去年工作,部署今年任务。扬州市委书记谢正义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中央、全省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增强做好新形势下政法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深化平安扬州、法治扬州建设,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为全面深化改革、推进跨江融合发展和名城建设、谱写好中国梦的扬州篇章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袁秋年主持会议并作工作部署。
去年以来,全市政法机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统筹推进平安建设、法治建设和政法队伍建设,为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作出了新贡献。其中,常态开展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治安管控工作,有力确保了南京青奥会、国家公祭日等重大活动和重要会议期间全市社会稳定;在全省创新提出并实现县乡村社会管理服务中心、五大专业调解组织和个人调解工作室“三个全覆盖”,夯实了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打造特色工作,总结推广文昌花园社区、富民村等末端治理典型经验,进一步强化基层社会治理和平安创建工作,得到了中央和省委领导的充分肯定。全市公众安全感达95.5%,人民群众对法治建设满意率达93.14%。
谢正义充分肯定了过去一年全市政法工作取得的成绩。他指出,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开局之年,也是扬州建城2500周年的喜庆之年。全市政法机关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按照省委的决策部署,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新形势下的政法工作,不断提高法治和平安建设水平。要积极适应新形势,切实增强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为基本任务,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价值追求,以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根本目标,尽心尽力、忠诚可靠地履行职责,为加快推进跨江融合发展和名城建设保驾护航。
谢正义强调,平安是政法工作的基本要求,法治是平安建设的重要保障。要坚持以法治为引领,推动政法工作向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转变、向既有秩序又有活力转变、向着力解决深层次问题转变、向善于运用信息化手段转变、向更加开放转变。要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全面落实社区矫正制度,依法强化重点问题治理,深入推进平安扬州建设。要坚持落实顶层设计与探索末端治理相统一,充分运用法治方式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推进执法司法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和透明化运行,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全面推进法治扬州建设。要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大力推进信访工作制度改革,健全完善“三全一网”基层矛盾纠纷化解体系,大力推进社会治理创新。他指出,扬州是全国著名的旅游城市,旅游业的繁荣发展在为这座城市带来人气和财富的同时,也对这座城市的安全有序运行提出了严峻挑战。要切实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设施、重点企业,以及重大活动、重要节日、灾害性天气、春运等重要节点进行全面排查和常态化监管,并强化应急管理,制定更加务实、高效的应急预案,严格执行各项应急值守制度,确保不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全力维护城市运行安全。
谢正义强调,政法机关是党和人民的“刀把子”,全市政法机关要按照政治过硬、业务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要求,坚持从严治警,狠抓业务强警,注重科学用警,努力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法队伍。要进一步加强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要切实担负起维护一方稳定、保证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
袁秋年要求,各地、各部门要立即行动,迅速向各级党委(党组)、向基层政法机关和广大政法干警传达会议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全市政法工作会议精神上来,凝心聚力、一着不让抓贯彻、抓推进。要紧紧围绕深入推进平安扬州建设、全面推进法治扬州建设、大力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全力维护城市运行安全这四项重点任务,统筹谋划,扎实推进。全市广大政法干警要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进取意识、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带头做到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不辱职责使命,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与会人员观看了《深化基层治理、推进平安创建》专题片。会上,宝应县和江都区政法委、市公安局、市经信委作了交流表态发言。
市领导王玉新、张宝娟、刘亚军,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蒋惠琴,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闵正兵等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