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金秋收获时。泰兴市公安交巡警大队第三期交警夜校如期降下帷幕。至此,上至大队长,下至前沿辅警,全部回“炉”参训了一遍。据统计,本期夜校从2013年10月至2014年8月,全年开课达92课时,授课教员28人,参训民警112人,辅警96人,15人受到通报表彰,人均考试全部达优,极大地提升了队伍素质,涉法信访案件同比下降11.7%,交通事故相比下降两成。
“小班化”教学 让参训学员“一个都少不了”
除去日常的道路交通治安管理工作,不同级别的安保活动、定期定点的安全宣传愈来愈多,责任越来越重。如何让人人都能参与听课,又能最大限度地方便听课,成了本期夜校首要解决的问题。“小班化”教学应运而生。培训地点“小”。选取了该市人口集聚的东西南北中五个镇区培训点,即城区、开发区、虹桥、河失、黄桥;培训人员“少”。没有了上大课的人数,却分成了五个镇区辐射的基层中队人员,除了民警培训,把从事路面一线的协勤、事故处理的辅警纳入培训范围;培训内容“精”。培训的内容可以根据本辖区道路交通管理特点、共性问题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培训。当参训民警、辅警遇有值班、备勤、因病、有事需请假的可以调点补学。同样的学习内容,同一个教员授课,每个课程的学习周期达15天。而教员则大多来自交管一线的“行家里手”,大队班子成员也轮流走进夜校讲台与民警一较高下,及时“课改”,上门“补课”,多媒体授课,“小班化”的灵活与精巧,确保了参训学员一课不落、一个不少,保证了夜校的参学率和教育质量的并驾齐驱。
借课载“道” 在锻造“警魂”上下功夫
打造一支“执法为民、忠诚奉献”的交警队伍,是夜校办学的首要目标。本期夜校把“践行宗旨,执法为民”主题活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等活动载入规定课程中,制定学习计划序时进度表,积极组织全体参训人员开展集中学习和党员民警自学,要求民警认真做好学习记载,撰写心得体会;组织党员民警观看《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年祭》警示教育片,并不失时机地邀请泰兴党校和警风警纪监督员到夜校的课堂上为民警现身说法,请社会资深学者和专业人士对全体民警进行廉洁从警、执法安全专题讲座,聘请扬州市群众工作先进代表为民警讲授群众工作方法,保障了夜校课程开设到什么地方,纪律作风教育跟进到什么地方,永葆队伍纯洁牢筑民警忠诚本色。
自揭家底 把“蹩脚”的案例统统晒晒
提高民警执法素养是夜校办学的初衷,把执法办案中的“常见病”、“多发病”课堂上“捋捋”,把好的诀窍、秘诀向大家“吹吹”,评讲中先进的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而被“揭短”“亮丑”的则让更多的单位和民警个人面红耳赤、防微杜渐,这是夜校办学提升民警执法素质的又一亮点做法。大队利用自创栏目“交管聚焦”,以视频的方式连续录制了今年7、8两个月份交通事故接处警情况、各单位“青奥”交通安全宣传情况及群众路线主题教育活动开展情况等等。搬出了各基层中队一般程序处理的行政执法案宗、交通事故处理等各类“问题”卷宗,请出了案件主办民警“说明情况”,让大伙儿评头论足、“灌水”、“吐槽”,一一进行“曝光”、“点评”,由于点评的案例都是发生在身边的,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受到了各单位的高度重视和学员们的普遍欢迎。
严格制度 保持紧张而充实的夜学氛围
制度是保证夜校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优秀学员、教员该“奖”,迟到、早退等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员也当“罚”,夜校除教务处例行课前点名、课间巡视外,还采取了大队负责人驻点督查和督查组跟班督查两种形式,把夜校学习纳入大队一项中心任务,由大队督查组全面督查,查参学率、课堂纪律、学习笔记、规范着装、教员授课质量等。大队规定凡不参加培训的除列入岗位目标考核扣分外,同时实施一定的经济处罚;所有学员对授课教员所讲内容都进行测评,学员的参学率、遵章守纪、课堂笔记、理论考试等内容也均作为学员综合评分依据,对评选出的优秀学员、教员大队给予奖励,同样对考核不达标的,进行小班补课、合格“放行”,并按夜校规定处理,一奖一罚仅经济上相差近千元,落差如此巨大,让学员们普遍感到“压力山大”。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该交巡警大队大队长陈今文信心满满地告诉笔者。“下一期的夜校将着重瞄准队伍中的中坚力量——40岁以下的交巡警和近几年军转干部,积极探索新的适用于‘我’的教学方式,培养和发现业务能手,把夜校培训打造成一个完整的标准化的警力管理运作流程体系,为建设执法现代化、服务规范化、管理科学化的公安交警队伍,注入勃勃生机和活力。”

泰州泰兴交警:人人上夜校 能者当老师
2014-10-09 09:21:00 来源:江苏长安网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